福建省適老化產品供需對接活動現場,圖為“笨小寶”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能夠實現實時人臉識別、健康咨詢、用藥提醒、智能配送等功能,減輕照護負擔,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
“這款室內老人防滑鞋集結了多項防跌倒設計如鞋頭翹曲、包后跟設計等,能夠有效避免老年人在室內發生滑倒的風險。”
.......
這是25日在福州舉行的“福見康養·福享優品”福建省適老化產品供需對接活動現場,記者見到的情景。當天現場多家企業、機構發布了一系列適老化新產品、新場景,現場促成適老化產品供需對接、投資項目28個,簽約(含意向)金額超15億元。
截至2024年底,福建省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占比20%,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4%,已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升級適老服務勢在必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產業發展,近年來,我省共有33家企業55款產品入圍工信部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8家企業18款產品及服務入圍民政部、工信部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去年,我省通過“以舊換新”消費補貼方式,帶動適老化改造消費2.5億元。
我省還出臺首部專門的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福建省養老服務條例》,對于推動福建老年人居家生活服務質量、適老化改造、培育智慧養老新業態等作出指引。
業內人士表示,家庭“適老化改造”需要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設計,根據老人的居家環境和生活習慣量身定制、分類改造,特別是要減少尖角、做好隔音。老人需要時有把手可以依附,如廁起身不怕摔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計滿足輪椅轉圈活動的空間。
福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甘滿堂表示,可以通過設立“適老化樣板間”的方式,真實體驗洗手盆、專業助浴椅、升降櫥柜、護理床等適老化設備,改變老年人對“適老化改造”的認知,引導有需要的老年人開展家庭適老化改造。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適老化改造不僅是物理空間的優化,更是社會對老年群體關懷的體現。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創新、社區聯動等多維發力,推動適老化改造從“小眾需求”走向“大眾共識”,才能讓更多老年人實現“原居安老”的愿景。
記者了解到,2025年,福建計劃獎補100個長者食堂、建設20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培訓養老服務從業人員1萬人次。同時,加強高齡、失能、獨居等老人探訪關愛,推廣運用“平安通”“鄰安康”等長者守護平臺,探索推進“一老一小”家政服務、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農村“幸福里”社區等創新試點,有序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健全養老服務網絡,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養老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記者 林先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