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綠,清明時節寄哀思。連日來,全省干部群眾、軍人、師生陸續開展祭掃烈士陵園、瞻仰烈士紀念碑、參觀烈士紀念館、聆聽英烈故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切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營造全社會崇尚英烈、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截至4月3日,全省各界參與“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網絡祭奠活動659萬余人次,通過向先烈鞠躬、為先烈送花、簽名寄語等方式,寄托哀思,表達對英烈的深切緬懷、無限敬意,銘記英烈志,傳承紅色魂。
2日,由福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福州市委文明辦主辦的“循光——2025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暨“榕城紅音·老兵講+”主題活動在福州市革命英烈紀念園舉行,退役軍人代表、英烈親屬代表、師生代表等200多人參加活動。游慶輝 攝
3日,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一名小女孩在獻花。王毅 攝
豐碑永駐,英魂常在。據了解,全省現有烈士紀念設施15286個,其中國家級12個、省級4個、市級18個、縣級139個。“走進烈士陵園,感受先烈們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場景。每一座墓碑都是一個英雄的故事,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不朽的傳奇。通過祭掃烈士陵園、紅色故事宣講、沉浸式研學等形式,引導廣大師生特別是青少年銘記歷史,汲取奮進力量。”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優撫褒揚處處長潘永意說,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省委文明辦、團省委開展“賡續·2025·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動,遴選1000所中小學校與全省175個(國家、省、市、縣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開展“擦拭一遍墓碑、敬獻一束鮮花、進行一次描金描紅、重溫入團(入隊)誓詞、寫一張寄語卡片、朗誦《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等清明祭英烈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情感,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緬懷英烈、致敬英烈,爭做時代新人。清明前夕,全省各地中小學校積極開展線上線下祭掃英烈以及聽烈士親友講烈士故事、組織主題班隊會、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活動,擦亮紅色豐碑,賡續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繼承先烈遺志,奮勇爭先向未來。
在寧德市屏南縣革命烈士陵園寫著“祥榕哥哥:我想對你說”的宣傳留言欄上,學生一筆一畫寫下自己對戍邊烈士陳祥榕的敬仰。其中,屏城初級中學學生張沛希寫道:“祥榕哥哥,每當看到飄揚的五星紅旗,我就想到了你。”
在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隨著《一掬丹心》的旋律響起,身著校服的中小學生手持白菊,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行鞠躬禮。在烈士英名墻前,師生們懷著崇敬之心,將鮮花和書寫著寄語的卡片擺在石階上,表達對英烈的緬懷之情。
廈門烈士陵園松柏蒼翠、莊嚴肅穆。“敬愛的革命先烈們,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是革命的火種,引領我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廈門市“紅領巾”講習團成員以鏗鏘之聲朗誦《歷史的回音》,表達對先烈的敬仰與傳承英烈精神之志。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歌聲回蕩在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園中,學生們繞行烈士紀念碑,鞠躬,敬獻鮮花。隨后,開展“傾聽一段紅色故事”“書寫一張寄語卡片”“舉行一場緬懷儀式”“開展一次志愿活動”等活動。“以前,‘烈士’只是課本上的白紙黑字,參加祭掃后,他們的形象開始變得鮮活起來。強國有我,請他們放心,我們一定不辜負他們的期望!”泉州市豐澤區第五中心小學學生張陳宇說。
在永安市烈士陵園,學生代表與駐地部隊官兵代表共同擦拭烈士墓碑,敬獻花籃、鮮花與寄語卡片,齊聲朗誦《少年中國說》,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深切追思。“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東門小學一名學生在寄語卡片上寫道。
青松存浩氣,翠柏映忠魂。巍然矗立的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龍巖市松濤小學的學生代表宣讀了倡議書,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先烈行三鞠躬禮、默哀致敬,并敬獻鮮花、瞻仰烈士紀念碑。師生們認真擦拭烈士紀念碑圍欄,寫下對英烈的寄語卡片,表達對英烈的緬懷之情,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隨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閩西財政金融英烈事跡專題紀念展,在翔實的文字介紹、珍貴的圖片展示中,走入歷史、走近英烈,在深情緬懷中激發“強國復興有我”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