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興聚光·創啟四鏈”福建省縣域重點產業鏈“四鏈”融合(福州光電產業專場)暨重點工業園區招商對接活動在福州成功舉辦。活動現場,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福建光電“四鏈”融合發展創新聯合體,通過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為福州光電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福建省以縣域重點產業鏈為支撐,打造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著力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寧德蕉城新能源、泉州晉江鞋服紡織、廈門海滄集成電路等一批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如何進一步做強優勢縣域產業鏈?記者采訪了賽迪方略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
他認為,福建要充分發揮強縣示范引領作用。實施“一縣一策”:支持晉江、福清、南安、惠安、石獅、閩侯、安溪等有條件的強縣率先發展,聚力實現全國百強縣“爭先”,對實現爭先進位縣(市、區)給予政策支持;引導支持晉江、福清、南安、惠安、石獅、閩侯、安溪、連江、福安實現全國新型工業化標桿縣“爬梯”,重點支持上杭、漳浦、福鼎、永安等縣域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實施百億主導產業培育行動,以新型工業化標桿縣“突圍”引領縣域產業集鏈成群,打造重點產業鏈新體系、培育新模式、塑造新生態。
余德彪建議福建積極完善縣域梯度培育戰略。分級分層謀劃指導、精準高效分類施策:明確“抓強、壯干、提弱”梯次發展思路,圍繞四類縣域的不同發展基礎、發展需求與產業能級,立足“全產業鏈”優勢、堅持“龍頭引領”、聚焦“名精優新”、 突出“因地制宜”,以做大產業生態圈、做長重點產業鏈、做強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強縣域品牌建設,加快培育壯大一批 “經濟強縣”“工業大縣”“產業名縣”。力爭一類縣域晉江、福清、南安、惠安、福安全部實現新型工業化標桿縣進位;二類縣域包括石獅、閩侯、安溪、連江在內,重點是上杭、漳浦全部入圍新型工業化標桿縣;三類縣域除福鼎、永安、羅源、漳浦外,有更多縣域邁入新型工業化標桿縣門檻、實現標桿縣入庫。
余德彪提出,福建要加快推進四鏈深度融合發展。圍繞標桿縣重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建設人才鏈:建立培育壯大科技創新領軍企業機制,提升科技創新平臺能級,支持縣域研發模式創新;鼓勵龍頭企業對產業鏈企業加強垂直整合,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周期培育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釋放信貸投放、政府擔保、財政資金、產業基金等融資效能,提高科技創新投入強度,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完善創新人才、技術人員、產業工人等各類人才激勵機制,激發人盡其用、人盡其才潛力,促進四鏈深度融合、相互賦能,形成高效協同的產業生態體系。(記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