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清新福建”文旅脫口秀活動在南平大劇院黑匣子劇場舉辦,通過12場脫口秀表演推介福建文旅資源。這在全國文旅系統尚屬首創。
“我特別能夠理解為什么母樹大紅袍的茶葉那么珍貴。因為喝大紅袍的時候就要吸一下,這叫物以‘吸’為貴。”
“考古是想弄清楚墓主人是誰,而盜墓的,只想不讓人知道。”
……
一個人,一張嘴,一支麥克風,便開啟精彩的文旅脫口秀演出。臺上的演員妙語連珠、頻出“熱梗”,臺下觀眾在歡聲笑語中了解福建文旅資源。
上臺演出者大多是文旅系統工作人員,有公務員、演員、導游等。作為深耕文保工作的一員,省文物局文保處二級調研員盧繩恩帶著自己的工作經驗走上脫口秀舞臺。他以“老古董”的新活力為題,講述了文化遺產保護話題。
“在底稿創作創排的過程中,我們花費了很多心思,思考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挖掘‘熱梗’,用輕松、接地氣的方式讓大眾了解我們的行業。”盧繩恩介紹。
《福建最有戲》讓戲曲與脫口秀激情碰撞,迸發出別樣的藝術火花;《福中生有福氣多》借助奇幻的魔術手法,讓閩式生活具象化;《千年后的相遇》用靈動的肢體語言,講述福建非遺傳承千年又走向世界的故事……此次脫口秀節目還與舞劇、魔術、戲曲、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跨界融合。多元藝術形式的融合創新,讓福建文旅資源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福建芳華越劇院演員吳冰瑤、趙思、常靚共同帶來戲曲脫口秀節目《福建最有戲》。
“戲曲舞臺上的表演講究程式動作,而脫口秀則更具互動感,兩者的表演形式并不一致,剛拿到稿子的時候,還真不知道怎么演。”趙思在節目中扮演青蛇一角,她分享了自己對兩種藝術形式跨界融合的感受,“我們在表演中融入了越劇的起腔表演,希望通過脫口秀的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給大家。”
本次脫口秀活動持續至4月18日。接下來,“清新福建”文旅脫口秀將入駐“周末戲相逢”舞臺,推動優秀作品走進景區、社區,讓文旅更深入地融入百姓生活,讓優質文化文藝資源“沉下去”、群眾獲得感“提上來”。
省文旅廳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組織專業院團,建立健全腳本共創、人才培訓等機制,不斷提升文旅脫口秀的內容品質。同時,挖掘在地文化資源,鼓勵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導游、文藝工作者等跨界參與,培育復合型文旅喜劇人才,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積蓄動能。(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