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雙向賦能,福建構建起覆蓋重點產業鏈、輻射全域的知識產權立體保護格局
知識產權保護接入AI“大腦”
“知識產權+人工智能”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支撐。近年來,福建省通過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相互促進、雙向賦能、融合發展,構建起覆蓋重點產業鏈、輻射全域的知識產權立體保護格局。
截至目前,福建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居全國第五。2024年,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同比分別增長24.6%、17%,有效注冊商標數、地理標志商標數分別位居全國第七、第二,有力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邁上新臺階。
專利申請便捷化
4月24日,“閩知·千問”知識產權AI助手正式上線,為公眾提供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和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方面的政策咨詢、辦事指南、案例檢索等服務。“該系統顯著提升了知識產權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當前,專利預審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審查效率提升難、文獻檢索復雜以及技術方案日益復雜化等問題。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知識產權領域的應用,構建高效智能新模式,全面提升專利預審工作的規范性與效能。
近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家服務團為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專利資產“體檢”,評估其旗下多個子公司共1752件專利,協助其建立起以專利價值為核心的運營體系,顯著提升了知識產權的使用效益與資產含金量。“篩選高價值專利,為企業推動關鍵技術轉化、提升投融資能力注入了新動能,推動專利從‘核心知產’向‘核心資產’加速轉變。”星網銳捷總部知識產權部經理陳希表示。
福建時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實驗室內,在技術突破的喜悅之余,公司管理層卻面臨著一個棘手問題:如何為這個包含20多項技術創新的系統申請專利保護?“一項技術申請一件專利,不僅耗時長,保護效果也不理想。”時代星云知識產權相關負責人說。
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向時代星云提供“高質量專利組合預審公共服務”,最終形成3批次共48件專利,并通過快速預審通道,及時獲得法律保護。如今,該公司獲得專利組合保護的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不僅獲得了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還被列為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重點新產品,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已為全省2680家企業完成10016件快速預審案件。已打通國家級保護中心、專利局福州代辦處、專利審查協作福建分中心等專利審查“便捷通道”,實現快速預審、快速確權。該機制將智能制造、鋰電新能源等重點領域的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從15.6個月壓縮至70天,預審專利數增長83.01%。
驅動數據資產化
“我們獲得了福建海峽銀行發放的500萬元數據知識產權專項金融產品‘數智貸’。從申請到批準,才兩周時間,省時又省力,還為公司節省了貸款成本。”福建捷高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天真說。
在捷高紡織的生產車間,所有經編機都裝上了福州數產公司提供的“AI數采終端”。劉天真介紹:“公司用人工智能自動采集和分析設備生產數據,使設備利用率提升了10%、整體運營成本下降了約15%。該系統還支持生產數據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這些數據真實反映每臺機器開機時間、生產米數、生產效率、員工績效打卡情況,成為海峽銀行貸前評估的重要依據。”
“對經過一定算法規則加工的、具有實用價值及智力成果屬性的數據集合進行登記存證,不僅能保障數據生產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通過數據的流動與開發利用,還能為企業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海峽銀行推出的數據知識產權專項金融產品‘數智貸’,企業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00萬元。”福州數產公司總工程師邱新強介紹。截至目前,“AI數采終端”已接入福州長樂652家紡織企業,數據解析量超過10億條。
在長樂聯達化纖有限公司研發部,設計師在系統內輸入基本圖形和要求,AI輔助設計系統10分鐘就生成了20套方案。“該系統還具備設計稿一鍵數據知識產權存證功能,直接對接福建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存證平臺及工業互聯網領域登記子平臺,進行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存證服務,對促進數據權益保護、流通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公司負責人周彬說。
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已成為關鍵生產要素,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對符合條件的數據處理者頒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有利于加快數據流通使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自2022年11月起,福建分別入選全國首批、第二批數據知識產權試點,截至目前,核準登記數據知識產權證書1472件。
協同維權數字化
振立(漳州)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戶外休閑用品生產企業,近日有兩個爆款產品被多家網店仿冒。華安縣市場監管局立即啟動“益企維”聯盟協作機制,將侵權網店的商品頁面、銷售數據等信息用區塊鏈技術固定,并生成帶有時間戳的電子證據。這些證據直接被廊坊市市場監管局認可,兩地互相采信對方證據材料,糾紛雙方很快達成調解協議。“這比走訴訟程序節省時間,還省了差旅費、公證費、律師費,增強了企業對當地營商環境的信心。”振立(漳州)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總表示。
面對跨區域維權難題,漳州市去年首創“益企證+益企維”知識產權跨區域協同保護模式,采取“電子數據取證存證+跨區域線上協同審理+異地同步司法確認”的工作方法。漳州與全國18個省57個成員單位(包括7個中級人民法院、48個地市級市場監管局、2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共建協作機制,建成了全國最大、協作范圍最廣的知識產權保護協作聯盟,累計開展知識產權協同保護651次,減少企業維權費用300多萬元。
不久前,晉江市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收到斯凱奇(泉州)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提起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由于案件涉案主體較多且涉及核心技術,中心啟動“數字化維權預診”服務,對專利保護范圍等進行深入剖析,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立案程序,堅定了企業維護知識產權的信心。
目前,全省已建成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5家,正籌建廈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德化(陶瓷)快速維權中心,建設了4個全國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晉江、福建、廈門、泉州)、327個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基地、166個知識產權調解組織,形成了完整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知識產權糾紛整體處理周期壓縮50%。(福建日報記者 林智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平潭:村企合作 雙向奔“富”2025-04-24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