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福建自由貿易園區近日獲批,同時獲批的還有廣東、天津。
中國政府網的消息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一批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措施,促進轉變政府職能、建設現代政府;部署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加快制定完善負面清單,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決定集中治理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堵上蠶食財政資金的黑洞;批準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
會議指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年多來,圍繞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完善政府監管制度等,在體制機制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依托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
廈門福州平潭“打包”申報 面積超上海近20倍
2013年8月22日,商務部網站對外發布消息:國務院近日正式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
2014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對上海自貿區取得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
隨著此番表態,第二批自貿區有望獲批的信號刺激了政府、媒體和資本市場的想象力,更有相關人士向媒體放出了利好風聲。福建作為中國對臺戰略的重要省份,不甘落后,福建當地學者和媒體先后拋出了“廈門自貿區”、“平潭自由港”、“海西自貿區”等構想和方案。
據了解,作為福建省政府層面,也一直也在結合學者積極申報推動自貿區,以分享改革紅利,經過權衡和兼顧各地方的利益,最后正式向商務部呈交“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方案。該申報方案是將原來廈門自貿區、福州平潭自貿區和福州新區“打包”在了一起。
此前的消息稱,福建自貿區僅平潭就392.92平方公里,加上廈門的150平方公里及福州新區11平方公里。這可能是中國所有申報的自貿區當中,合起來的面積跨度最大的自貿區。
對臺經貿凸現
福建作為大陸重要的對臺交流省份,在整體的區域經濟格局中,中央將會配套系列經濟鼓勵政策作為“大禮包”送給福建,從目前看來,批準設立自貿區可能是最為直接的紅利。
在福建自貿區當中,最大益處是“對臺”經貿交流。有關人士分析指出,因為福建最重要任務是對臺,比較大的區域里面有很多企業,有很多經貿活動跟臺灣地區有對接合作的空間。
福建自貿區最新消息:范圍或囊括福州平潭廈門泉州4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