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作為福建省政府層面,也一直也在結合學者積極申報推動自貿區,以分享改革紅利,經過權衡和兼顧各地方的利益,最后正式向商務部呈交“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方案。該申報方案是將原來廈門自貿區、福州平潭自貿區和福州新區“打包”在了一起。此前的消息稱,福建自貿區僅平潭就392.92平方公里,加上廈門的150平方公里及福州新區11平方公里。這可能是中國所有申報的自貿區當中,合起來的面積跨度最大的自貿區。
但也有消息稱,福建自貿區方案已經定稿,根據網上曝光的方案,福建自貿園區的政策實施范圍452.78平方公里,包括電子圍網區域324.13平方公里、物理圍網區域28.31平方公里和非圍網區域100.34平方公里三種類型。其中,平潭片區有324.13平方公里,福州片區有36.36平方公里,廈門片區有74.29平方公里,泉州片區18平方公里。記者從福建省一位領導處獲悉,雖然目前福建自貿區的具體范圍還有待國家最后確定,但福建自貿區將采取一區多園形式基本可以肯定,即在福建自貿區的大框架下分別在廈門、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泉州設立四個自貿園區。
12月26日,據中國經濟日報發布消息,福建自貿區位置圖片曝光,從圖片中看出,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面積有118.04平方米,其中包括福州、平潭、廈門三地。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四至范圍:
(一)平潭片區共43平方公里
四至范圍:港口經貿區塊16平方公里,東至北厝路、金井三路,南至大山頂,西至海壇海峽,北至金井灣大道。高新技術產業區塊15平方公里,東至中原六路,南至麒麟路,西至壇西大道,北至瓦瑤南路。旅游休閑區塊12平方公里,東至壇南灣,南至山岐澳,西至寨山路,北至澳前北路。
(二)廈門片區共43.78平方公里
四至范圍:兩岸貿易中心核心區19.37平方公里,含象嶼保稅區0.6平方公里(已全區封關)、象嶼保稅物流園區0.7平方公里(已封關面積0.26平方公里)。北側、西側、東側緊鄰大海,南側以疏港路、成功大道、枋鐘路為界。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海滄港區24.41平方公里,含廈門海滄保稅港區9.51平方公里(已封關面積5.55平方公里)。東至廈門西海域,南側緊鄰大海,西至廈漳跨海大橋,北側以角嵩路、南海路、南海三路和興港路為界。
(三)福州片區共31.26平方公里
四至范圍: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22平方公里,含福州保稅區0.6平方公里(已全區封關)和福州出口加工區1.14平方公里(已封關面積0.436平方公里)。馬江-快安片區東至紅山油庫,南至閩江沿岸,西至鼓山鎮界,北至鼓山麓;長安片區東至閩江邊,南至亭江鎮東街山,西至羅長高速公路和山體,北至琯頭鎮界;南臺島區東至三環路,南至林浦路,西至前橫南路,北面以閩江岸線為界;瑯岐區東至環島路,南至閩江碼頭進島路,西至閩江邊,北面以規劃道路為界。福州保稅港區9.26平方公里(已封關面積2.34平方公里)。A區東至西港,南至新江公路,西至經七路,北至緯六路;B區東至14號泊位,南至興化灣,西至灘涂,北至興林路。
福建自貿區圖片曝光
福建自貿區的意義
福建自貿區成“一帶一路”新載體兩岸經貿再注“興奮劑”
目前,福建有6個國際級臺商投資區,建立了大陸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包括漳浦等6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先后吸引500多家臺資農業企業入駐。統計數據也顯示,上半年福建對臺實現貿易額367.1億元人民幣,雖然受到整體經濟周期調整的影響有所下降,但是反彈的趨勢明顯,6月單月實現貿易值達69.3億,同比增長9.2%。
閩臺兩地的經貿往來,與國家逐漸下發的支持政策寬松密不可分,例如2013年實行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零關稅政策,使得臺灣水產品更具價格優勢,而泉州則抓住了這個機遇,在小額貿易上與一水相連的金門島實現了更多的貿易。
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鐘木達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自貿園區是福建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新載體,福建應以自貿園區為新抓手,全面拓展與“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探索新途徑。
綜上所述,隨著獲批設立,福建自貿區的定位也清晰起來,那就是以兩岸經貿合作為核心,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合作前沿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