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對內又對外
自貿區分為兩種,一種是雙邊或多邊的自貿區,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通過簽署自貿協定(FT-Agreement),在WTO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分階段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改善服務業市場準入條件,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從而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區域。
另一種是國內的自貿區,即自由貿易園區(FTZ),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并免于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無論是上海自貿區,還是第二批獲批的閩粵津自貿區,都屬于后者。“在自貿區(FTZ)里,既有國與國、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經貿往來,又有關稅等特殊政策的支持。既對外,又對內;既是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又是各省份、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黃茂興說。
“我國的自貿區含有投融資、關稅的改革意義,目標就是為了融入全球經濟。”蔡偉毅說,“所以在某些貿易、航運、金融領域的政策可能先行先試。”
陳樂章說,自貿區的獲批對于港口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包括海關關檢在內等先行先試的政策,可以對貨物進出、船舶進出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吸引船舶的靠泊,吸引貨主到福州江陰港來(江陰港是福建交通集團旗下的一個港口,也是福建重點打造“兩集兩散兩液”的“兩集”之一)。
中興海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跨境電商的企業。公司副總經理陳紀和說,自貿區的成立對跨境電商、貿易企業都很有意義。進出和出口,特別是進口,海關通關等方面會有很大幫助。
據陳紀和介紹,自貿區有保稅功能。如果貨物走海外直郵,物流成本高、時間長。還有一種是保稅進口,一批貨進來可以走海運,物流速度快很多;進入保稅港口,不用繳納關稅和增值稅,只需繳納行郵稅,成本也低很多。
自貿區還可以放款外匯結算管制,提供外匯結算的便利,對于以外幣結算的企業無疑是個值得欣慰的好消息。
再造一批“特區”
“自貿區的影響會很深遠,既是當前的也是未來的。改革開放和產業結構調整,包括政府的職能轉變,都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黃茂興說。
黃茂興認為,首先,自貿區將會給福建帶來深度的開放,更高水平的開放。“客觀來講,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以來,福建跟沿海發達省份來說還是有差距的,與廣東、山東、浙江、江蘇等地相比,被拉開了距離,所以說現在給福建一個迎頭趕上的機會。”黃茂興說。
第二,自貿區將給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吸引越來越多的臺商回流到福建來創業、就業。福建作為兩岸經貿往來“橋頭堡”的角色將凸顯。
第三,自貿區將會有助于產業轉型升級,倒逼各地發展更高水平的產業和配套,從而迎接自貿區的發展格局,才能吸引人才。
第四,自貿區將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第五,它將帶動山海聯動,促進福建各地區經濟更加協調地發展。
“我們現在就是要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賦予我們的發展紅利。”黃茂興說。
在蔡偉毅眼中,自貿區對福建的影響可能會像80年代時建立經濟特區對廈門的影響。
蔡偉毅說,自貿區的效應可能短期不會很明顯,但是中期(3~5年)就可以慢慢顯現了。首先是經濟增長,GDP上升,居民收入增加。其次,一旦兩岸金融中心形成,兩岸金融合作得以推進,福建在東南沿海的地位會提升。
“這30年來,制造業的發展,福建是落后于廣東、浙江和江蘇的。但是,將來更為重要的是服務業和金融行業的發展,如果兩岸金融合作能夠有些好的項目出現,福建的重要性會上升。如果能夠輻射到廣東等地,福建就會成為一個先行先試的示范區。”蔡偉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