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成為國務院確定的全國第一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并列入第二批自貿區試點。而今,在“自貿區”即將掛牌的背景下,“自貿區”無疑成為今年兩會的焦點。
昨日,福建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式一結束,政協委員們就被媒體記者一個接一個圍著追訪。
怎么建設“新福建”,如何建設“自貿區”,既成為政協委員們關注的重點,也成為他們的期待。且看委員們是如何說的吧。
福建省政協委員林治良:自貿區知識產權保護應與國際接軌
昨日開幕式結束后,福建省政協委員林治良接受了記者采訪。
林治良提到,福建自貿區的建設應該有福建特色。他說,自貿區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管理機構有知識產權局;商標管理方面,有工商局下屬的商標處;在版權管理方面,則有版權局。而在國際上,這三者的職能是合三為一的。因此,既然福建要建設自貿區,尤其在知識產權保護、執法方面,應該把這三個大的政府的職能統在一起,進行職能整合,和國際接軌,這樣也有利于知識產權保護和福建自貿區的建設。
福建省政協委員陳建民:發揚閩商精神,建福建特色自貿區
“如何做出特色,做出與眾不同的地方才是關鍵點,如果像其他地方一樣,就沒什么意思了。”省政協委員陳建民在接受東南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設自貿區要從我們的一絲一帶,從海峽兩岸出發,這樣才是我們要做的事。”
陳建民認為,自貿區是福建新的發展區域,不管是絲綢之路,還是一絲一帶,都是福建的福氣。福建人在臺灣很多,臺灣雖然是個小島,地方小,可是福建和臺灣有緣分,有海峽特色。
此外,他指出,發揚閩商精神做事,這種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只有福建人才有這種特色。因此要發揚閩商精神,建設福建特色自貿區。
更多內容請關注專題:2015年福建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