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9日訊在昨日開幕的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福建省長蘇樹林所作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交上了2014年福建經濟答卷:GDP增長9.9%,公共財政總收入增長1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8%……多項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令人備受鼓舞。
專家表示,不唯GDP并非不要GDP,正迎來千載難逢機遇期的福建,必須牢牢把握機遇,全力以赴穩增長,在好的基礎上盡可能快地發展,盡快縮短與東部省份的差距,實現福建經濟“彎道超車”、跨越式發展。
福建發展,必須保持比全國高一點的有質量有效益的速度,必須通過龍頭帶動做大增量優化結構,必須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實現速度、結構、質量、環境的協調發展,力爭在2018年前后全省經濟綜合實力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省委書記尤權
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力求好中求快,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 ——省長蘇樹林
漫畫圖
“三駕馬車”齊頭并進
從昨日公布的指標上看,2014年福建GDP以及投資、出口、消費這“三駕馬車”均呈現出不錯的成績,都比全國高出一些百分點,實現了穩增長的目標。
更令人欣喜的是,GDP快速發展的同時,福建實現了產業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9∶52.0∶39.1調整為8.4∶52.0∶39.6。金融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6%。海洋生產總值增長13.6%,遠洋漁業產值居全國第2位。
在改革方面,行政審批事項再次精簡,市場環境持續改善,新登記企業數增長71.1%,釋放了更多改革紅利。
民生事業獲得很大改善
在穩增長的同時,民生事業同樣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就業、居民收入的增長,都讓GDP含金量提升了許多。2014年全省新增城鎮就業66.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4萬人。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增加到2053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到70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以上,教育、醫療、保障房等民生事業也都有了重大突破。
另外,福建省還以建設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契機,持續加大生態省建設力度,12條主要河流水域功能達標率為98.1%,全年植樹造林163.9萬畝。
海絲核心區與自貿區 將成新引擎
“不唯GDP并非不要GDP,發展始終是硬道理,當下的福建仍要努力追求比全國更高一點的發展速度。”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黃茂興教授表示,福建當前正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仍要全力以赴穩增長,在好的基礎上盡可能快地發展,盡快縮短與東部省份的差距,實現福建經濟“彎道超車”、跨越式發展。
黃茂興表示,2014年成績取得非常不容易,這里除了政策效應,也獲益于省委省政府在對新常態的科學研判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穩增長措施,效果顯著。
他說,著眼未來,自貿區與“一帶一路”戰略將成福建經濟新引擎。其中,自貿區將進一步提升福建經濟的開放性,利用這一平臺,福建對臺的優勢將獲得更大發揮。而“一帶一路”戰略中,福建被定位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可以發揮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歷史優勢與人文優勢,發揮“僑”的優勢,加大與東盟、歐洲、非洲等“海絲”沿線國家的貿易對接力度,實現經濟新增長。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政策疊加效應的不斷顯現,福建經濟還將保持一個較快增速,壯大自身的同時,也為全國經濟大局特別是兩岸經濟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黃茂興表示。(海都記者 練仁福)
更多內容請關注專題:2015年福建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