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
平潭臺灣免稅市場成臺商“跳板”
對臺小額貿易市場就建在平潭的海邊,風景優美
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預計今年3月掛牌。利用自貿區效應和低成本優勢,對接臺灣,吸引臺灣資本,成為平潭綜合實驗區未來發展的定位。
距離平潭澳前客滾碼頭僅一公里的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開業已半年有余。去年12月,福建自貿區獲批,給免稅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免稅市場也位于平潭片區內。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70余商家入駐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其中臺商過半;進場購物游客超過16.2萬人次,累計銷售額達6000多萬元。
在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臺貨”越來越受歡迎。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分析稱,大陸對該市場賦予特殊政策,允許進入市場的人員免稅(包括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攜帶入境的臺灣原產商品的總額為每人每天6000元,使這里的臺貨“物美價廉”。
平潭綜合實驗區招商局局長馬冬根介紹,平潭自貿區方案還在草擬中,會有一攬子的政策、舉措。平潭和臺灣的經貿對接還有更多內容值得期待。
福建自貿區“虹吸效應”不斷發酵,許多臺商已把平潭臺灣免稅市場看作投資洼地,希望以此為“跳板”把臺貨賣到大陸。面對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平潭臺灣免稅市場也提出了新年的新計劃——新增商戶200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
此外,在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萬國(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如今已得到包括澳大利亞、德國、捷克、葡萄牙等國的10多位海外福建僑領的支持,他們將各自組建跨境電商直接入駐,將物美價廉的各國商品通過自貿區銷往國內。
動態
福建自貿區 即將掛牌
福建省正制訂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的統一負面清單,廈門、福州、平潭三片區預計在3月掛牌成立,而這些計劃都需待國務院批復同意后實施。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由廈門、福州和平潭三片區組成,目前三片區掛牌成立的具體時間尚未最終敲定,初步計劃安排在3月1日當天掛牌。
“福州片區的方案都已修改了幾十遍了。”福州自貿辦一工作人員說,由于“自貿區”是新事物,去年自貿辦的同事們也是蠻拼的,每天晚上經常加班,周末基本處于無休狀態。
在下一步的自貿試驗區建設中,福建省將成立自貿區辦公室這個常設機構,統籌協調自貿試驗區各項工作,并根據試點任務和措施,抓緊推進落實。
專訪
自貿區將助民企繞開“玻璃門”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曾多次參與福建省自貿試驗區相關政策制定前期的研討。黃端認為,三大片區將差異化發展,福州將打造“海絲”戰略樞紐城市,平潭側重兩岸交流,廈門將發展現代服務業,福建自貿區成立后,會帶來新的產業變化,將助推閩企“升級”。
黃端說,自貿區三大片區中,最受關注的是平潭片區,平潭的目標是形成臺胞第二生活圈,打造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自由港是達成這一目標的先決條件,所以今后的平潭,將以自由港環境成為兩岸交流的平臺。
而福州片區的特色,則在于借“海絲”門戶的地位,打造成為我國對東南亞重要的交通樞紐、產業聚集區,成為聯通東盟、對接臺灣、輻射內陸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廈門片區的特色就是現代服務業。由于廈門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度較高,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其獨到的優勢,比如兩岸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等,都將是廈門片區的特色,由此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黃端認為,成立自貿區是通過開放倒逼改革的“一大步”。比如負面清單制度等措施的實施,極大促進了國內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此前不少民營企業在經營時,都會遭遇體制改革的“玻璃門”,也就是說雖然看不見阻礙但無法真正進入,而自貿區將有助民企繞開“玻璃門”,落實國民待遇。(海都記者 林可/文 張超暉 黃孔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