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室大棚里,養殖戶黃武平給魚喂食。
冬日的上午,薌城區石亭鎮南山村溫室大棚覆蓋的魚塘里,水面波光粼粼,增氧機轉得歡。今年33歲的養殖戶黃武平脫下外套,坐上一個泡沫制成的單人小舢板,輕輕劃到魚塘中央,熟練地將飼料撒到魚塘里。平靜的水面頓時“沸騰”起來,看著撲騰搶食不停的小鱸魚,他的眼神里流露出滿滿的喜悅,這些是他今年致富的希望。
南山村位于薌城區石亭鎮北面,距鎮區5公里,由南山大社、山頂社兩個自然村組成,產業以農業為主,南菜北運為輔,農業主要有蔬菜種植、淡水養殖,淡水魚以往主要是草魚、羅非魚、鰱魚等,效益不是很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鱸魚需求量越來越大。幾年前,南山村黨支部書記黃西琪和幾名村民到廣東等地考察后發現,當地不少漁場養殖加州鱸魚,并取得了高于預期的市場效益。他頓時萌生了把加州鱸魚帶回村里,帶動村民們養殖致富的想法。
“養殖加州鱸魚技術難度高,風險也更大,只能自己先闖條路出來,才能帶動村民們一起養殖?!秉S西琪經過一系列的考察、研究后,認為南山的氣候和水質合適發展加州鱸魚。
“2017年初,我們先引進10萬尾加州鱸魚苗,我4萬尾,另一村民黃長順6萬尾?!秉S西琪說,由于是初次養殖加州鱸魚,于是買回了不少養殖書籍,每天都在網上查閱養殖技術資料,并向有經驗的同行學習,邀請專家前來指導。
可喜的是,黃西琪第一年就養出了優質的加州鱸魚,每公斤收購價達32元,當年賺了20多萬元,另一養殖戶黃長順賺了30萬元。賺到“第一桶金”之后,黃西琪有了莫大的信心,便開始鼓勵村民們養殖。許多村民在他的帶動下,紛紛加入加州鱸魚的養殖隊伍,其中就包括黃武平。
黃西琪說,加州鱸魚養殖周期短,魚苗進場后,養殖9個月左右,每尾長至1公斤左右,就可出成魚。由于加州鱸魚屬“名優特新”,肉質好,市場需求大,除去成本,每畝利潤可達幾萬元。
“原先在外面打工做生意,在村書記的帶動下,現在回村學養加州鱸魚。有他的技術指導,我當年就賺到20多萬元?!秉S武平開心地說,今年準備再擴大養殖規模。
“沒想到比種蔬菜好?!秉S順和是村里的經濟薄弱戶,原先只是種些蔬菜,沒有其他產業,現在也學養加州鱸魚,去年在多位村干部的指導下,雖然只養了1萬多尾,也賺了12萬元。
“我以前養羅非魚,但效益不高,在書記的帶動下,2019年改養加州鱸魚,養了4萬多尾,當年賺了20多萬元,因此蓋了新房,還買了一部小車?!贝迕顸S西川現在走在村里臉上都帶著笑容。
現在,南山村像黃西琪、黃武平一樣養殖加州鱸魚的家庭有大約30戶,分散在南山村以及周邊,共有200多畝魚塘,年產值1100多萬元,利潤200多萬元。2020年,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南山村養殖業實現逆勢增長,產值估計2000多萬元。
薌城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郭一鳴說,水產養殖是薌城區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下一階段將推廣養殖包括加州鱸魚在內的多個特色優勢水產品種,助力鄉村振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