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兩級法院曬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年“成績單”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3日訊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泉州法院共受理一審涉黑涉惡案件247件1417人,審結247件1417人,結案率100%,收結案數、案件質效均居全省前列,全面完成‘案件清結’的階段性任務。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獲評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單位……”這是一份來自泉州兩級法院近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績單”。
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泉州兩級法院立足審判,保持高壓態勢,向黑惡勢力發起凌厲攻勢,有力護佑一方平安。
高位推動
常態督導攻勢強
泉州法院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把手”工程壓實政治責任;階段專題會議部署不斷對標增壓;領導領銜、高標精作重大黑惡案件;定期分片逐案督導持續傳導壓力……一項項重要舉措,彰顯出泉州法院堅持高站位謀劃、高規格部署、高標準保障的政治站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泉州法院配齊配強辦案力量、成立專業化審判團隊以及審判專家庫。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制定訴審銜接、證據指引等系列規范性文件;提升審判業務能力,用好專項培訓、案例指導、個案督辦利器,確保審得快、判得準、打得狠。始終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貫徹落實“三項規程”、實現一審黑惡案件律師全覆蓋。
法槌聲聲,正義昭彰。陳某洪等42人涉黑案、吳某還等32人涉黑案、李某飛等23人涉黑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 泉州法院共開展十二輪集中宣判活動,公開宣判涉黑惡案件108件664人,重刑率達30%以上。一個個為害一方的黑惡勢力被徹底鏟除,已審結黑惡案件無一重大改判,無一發回重審。而一件件黑惡案件的順利審判,見證了推進“六清”、依法嚴懲的泉州速度。
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方能戰無不勝。
新聞發布會發布典型案例,堅決打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黑惡勢力;宣傳發動進社區學校,贏得群眾廣泛支持參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觀摩庭審,堅持對群眾的正面輿論引導……一次次聲勢浩大的普法宣傳,凝聚起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匯聚成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打財斷血
利劍高懸斬黑惡
打財斷血、打傘破網是掃黑除惡重中之重。
泉州法院緊盯黑惡勢力經濟基礎不放,審執全程發力,審判階段從重判罰追繳“黑財”,執行階段持續開展專項行動。截至目前,黑惡案件生效判決沒財、罰金、追繳違法所得共計11242.49萬元,執行到位金額10455.83萬元,執行到位率93%。
同時,開展“亮劍八閩——掃黑除惡 利刃行動”劍指黑惡案件判處財產刑被執行人。通過查封評估多種手段運用,線上線下全面發力,多方聯動組合鐵拳“打財斷血”,直擊黑惡勢力要害,有力鏟除了黑惡勢力的經濟基礎。
“掃黑除惡”要與“反腐”“拍蠅”相結合。泉州法院始終發揮反腐敗和掃黑除惡斗爭主力軍的職能作用,加大與紀委監委及其他政法部門的密切配合,依法懲處保護傘案件,基層組織建設環境明顯優化,黨的執政根基更加牢固。
如泉州法院審結的泉州臺商投資區原村主任黃某飛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一案,被告人黃某飛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該案是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村主任被紀委監委適用《監察法》查處的典型案例,也是政法機關與監察機關聯手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一大成果。
三年來,泉州法院在工作中敢于較真碰硬,以“打傘破網”斷根,以“打財斷血”絕后,用實際成效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
正本清源
長效常治促和諧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既要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又要在長效常治上見成效。”泉州法院深入梳理專項斗爭中暴露出來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從法律、政策、制度機制層面研究解決的辦法,形成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的長效機制。
針對社會治安、鄉村治理、自然環保、金融放貸、工程建設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需要,泉州法院以案為鑒,用好“三書一函”,共發出司法建議書共54份,著力推進源頭治理。
豐澤法院司法建議完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制度以防范“沙霸”“搬霸”亂象,石獅法院司法建議加強銀行業金融監管以確保國有資產安全……一條條司法建議,成為泉州法院以案促治、推動社會治理的良好示范。
此外,將打擊鋒芒對準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村霸”“沙霸”“套路貸”等各類黑惡勢力犯罪。嚴格落實“兩個一律”“一案雙查”,對涉黑惡線索全面排查,共移送涉黑惡線索197條。石獅法院在審理信用卡車貸糾紛系列案中,發現線索及時移送公安偵查,推動偵破陳某洪42人重大涉黑案。在對黑惡勢力的雷霆打擊中,構建起維護人民安寧的社會治理堤壩。
嚴懲黑惡勢力犯罪,不單是一道關乎人民平安幸福的大考題,更是一套鞏固黨的執政根基、維護公共安全、完善社會治理的“綜合考卷”,泉州法院以優異的成績答好了這份“考卷”。“掃黑除惡斗爭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我們將全力在深挖根治上見成效,在長效常治上下功夫,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安全、穩穩當當的幸福。”泉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明表明了決心。
(福建法治報記者 林揚陽 通訊員 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