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個月,福州女子阿玲(化名)將滿50歲。最近,她在省婦幼保健院的輔助生殖技術研究室,借助凍融胚胎移植技術,很幸運地懷孕了。
這是她的第一個寶寶,也是一個“冰寶寶”,曾在-196℃的液氮罐里沉睡了13年,被醫生喚醒,送回媽媽溫暖的子宮,成為一個鮮活的生命。
這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第三天的胚胎
今年初,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試管嬰兒需求大增,越來越多的冷凍胚胎被喚醒,該研究室作為全省第一家生殖輔助中心,每年接待不孕夫妻4萬人次。
年近五旬 首次懷上孩子
其實,阿玲不是第一次嘗試試管嬰兒。2003年底,阿玲僅36歲,結婚多年沒懷孕。在該中心,經過全面系統的檢查后,醫生建議他們做第二代試管嬰兒助孕。當時,阿玲“種”了2個新鮮胚胎,失敗后,因個人原因,她抱養了一個小孩,放棄再次嘗試胚胎移植,剩下2個胚胎一直冷凍儲藏在醫院的液氮罐里。
轉眼過了13年,今年6月,阿玲再三考慮后,想移植冷凍的胚胎。但被醫生告知,45歲以上女性懷孕后,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早產、難產、產后出血等風險,但阿玲執意要試一下。
經過一系列檢查,未提示她的身體條件不適合妊娠。8月中旬,2枚冷凍胚胎被喚醒,移植到她的體內,半個月后,B超顯示單胎妊娠,醫生為之欣喜,但也多了幾分擔憂,一再提醒她定期到醫院做產前檢查。
胚胎在-196℃的液氮罐里沉睡
冷凍13年 20分鐘被喚醒
“大約20分鐘,就能喚醒冷凍胚胎!”該中心主任康躍凡說,在-196℃的液氮罐里,胚胎幾乎停止一切的新陳代謝活動,但胚胎取出后,放進特殊的解凍液里,“體溫”在一兩秒之內迅速上升到37℃,20分鐘后,胚胎就“蘇醒”了。工作人員將2個胚胎送回子宮,在阿玲的體內繼續發育。
胚胎箱溫度37度,模仿母體子宮的溫度
但是,在極低溫度下待了13年,“冰寶寶”是否仍和新鮮胚胎一樣健康?康主任說,目前,國際、國內的相關研究還在進行,畢竟試管嬰兒技術從1978年才面世,迄今不到40年,使用冷凍胚胎的相關技術,開展的時間更短。截至目前,醫學界還沒發現“冰寶寶”在成長過程中,與新鮮胚胎有差異。而且,冷凍胚胎的形成時間,往往處于父母更年輕的時段,其發生遺傳變異的可能性更低。
此外,胚胎玻璃化冷凍技術的復蘇率超過90%,他建議,放開二孩后,如果有冷凍的胚胎,可作為首選移植。
不少胚胎存放在液氮罐里,最長的已17年
不少胚胎遭“遺棄” 最長已17年
此次,為了使用冷凍胚胎,阿玲補繳了13年保管費。但在該中心,17個液氮罐藏著8000多個胚胎,其中部分胚胎長期無人繳納保管費,最長的已達17年。
“1個月保管費僅75元,接近成本價,收取卻很難。”康主任坦言,為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一般會培育多個胚胎,其中1~2個胚胎植入子宮,多余的胚胎被冷凍。冷凍前,夫妻要簽知情同意書,如2年內不繳費,胚胎將被銷毀。
目前,關于冷凍胚胎的保存時間,國內尚無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但該中心成立20年,上千對夫妻未繳保管費。有些人生育生一胎后,懶得再交保管費,有些人更換了地址、電話,有些人出于隱私,不愿接中心的電話。出于人道主義,在條件和容量允許下,該中心長期保存著這些冷凍胚胎,最久的已達17年。
“每周都要加液氮,每個月基本的維護花費約6000元。”他說,胚胎保管過程,還需要專門的技術和人力。為此,曾冷凍胚胎的夫婦,如需繼續保存胚胎,請繳納保管費,如不繼續保存,也需要夫妻雙方到醫院簽字確認放棄。
醫護人員正在顯微鏡下觀察胚胎發育情況
高齡咨詢者增多 最大54歲
該中心副主任鄭備紅說,開放二孩后,他們接待了不少高齡夫婦,最大的已54歲。她分析,不少高齡夫婦想生孩子,主要有幾種情況:二孩政策開放,不少夫婦已值高齡,還有失獨家庭、重組家庭、事業有成了剛想要個孩子、“丁克”族改變了計劃等。
在該中心,每年接待不孕夫妻4萬人次,其中2000多位女性做試管嬰兒,最終,約50%如愿以償。鄭備紅說,盡管國家和醫學上沒有對“試管嬰兒”作出適齡限定,但隨著年齡增大,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呈下降趨勢,女方超過35歲,成功率顯著降低,且流產率、胎兒畸形發生率、妊娠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增高,導致活產率低下。統計數據顯示:超過43歲,活產率不足5%。因此建議,育齡女性需認識到年齡對生育的影響,要爭取生育的最佳時機,越早越好。而且,高齡追生的父母還需考慮與孩子的年齡代溝、是否能承擔撫養經費、是否有精力養育等問題。
她建議,不育夫婦如果試管嬰兒的醫學指征明確,或經其他治療方法治療無效,應及時考慮做試管嬰兒。如果出現卵巢功能衰竭,子宮條件不適合懷孕,或患有心、肝、肺、腎等嚴重疾病,不適合做試管嬰兒。打算用冷凍胚胎進行生育的女性,需要對自身的子宮等身體各項狀況進行全面檢查,看是否適合生育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