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盤中左上角那幾朵蘑菇可能有毒。患者家屬供圖
“都說我們那個山長的菇不會殺人,家家戶戶都有上山采菇的習慣,幾代人都沒吃出過問題。”寧德古田縣的余女士怎么也想不到,幾天前,她所說的“不會殺人”的野蘑菇竟把她和丈夫毒倒了,還險些奪走她的生命。
前日,余女士被送進福建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ICU)搶救,昨天,她飆升到5000U/L的轉氨酶降到1000U/L。目前,她還未脫險,仍需繼續“解毒”。
吃了野蘑菇
夫妻倆上吐下瀉
余女士54歲,是寧德古田縣鶴塘鎮南陽村人。昨日中午,在協和醫院ICU病房,記者見到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她。她的精神極度倦怠,臉色不好,眼白發黃。
“一小盤蘑菇才吃了幾朵,就花了幾萬塊錢救命。”余女士說,上周六,她的丈夫到山上采蘑菇。“中午,我煮蘑菇和老公一起吃,加了生姜、蒜頭和紅酒。”余女士說,到了傍晚5點,她又吃了點蘑菇,出門跑步。當晚10點多,她上吐下瀉。她一直喝水,但還是一直吐。
到了12點,余女士的丈夫也出現了相同癥狀。兩人想到可能是吃了毒蘑菇。次日凌晨2點,他們到村里的醫療站拿藥吃,但難受依舊。凌晨3點,親屬將他們送到寧德當地醫院催吐、洗胃等。
余女士說,后來了她越來越難受,就決定轉到協和醫院治療。她丈夫吃的蘑菇少,癥狀輕,在寧德住院兩天,就出院了。
妻子肝功能衰竭
仍在醫院治療
“4日傍晚,病人送到ICU的時候,各項指標都提示肝功能衰竭。”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饒珊珊醫生介紹,當晚,醫生給余女士進行治療,幫助她清除毒素。
據悉,余女士當時谷丙轉氨酶值飆升到5289U/L,是正常人的130多倍(正常值是0~40U/L)。她的肝臟衰竭到沒法產生凝血因子,就算沒有人碰觸她,她的腦和臟器都可能出血。經過救治,昨日余女士的谷丙轉氨酶降到1553U/L,人也恢復清醒。
饒醫生表示,余女士還未脫險。“還要經過一定時間的治療,清除體內毒素。”
食用菌專家提醒
別吃不認識的野生菌
余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家鄉的山上有很多蘑菇,大家都說那些菇不會殺人。
不過,余女士回想,那天丈夫采回來的一些蘑菇,的確比以前采回來的蘑菇小,而且顏色有點黑。
他們到底是吃了哪種蘑菇中毒?根據余女士家屬提供的照片,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楊菁表示,盤中有三種菇,煮熟后顏色有變化,分辨不清。根據中毒癥狀等初步判斷,或是毒傘肽毒素,估計是紋緣盔孢傘菇(疑似盤子左上角那幾朵)。她提醒,別吃不認識的野生菌。
毒發有輕重緩急
都要及時就醫
“每一年梅雨季后,總有誤食毒蘑菇的重癥病例。”饒醫生介紹,各種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不同,有的能迅速致人死亡,有的潛伏期較長。此外,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有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病型等,余女士先期表現就是胃腸炎型,后惡化為肝病型,若搶救不及時,會危及生命。
饒醫生表示,誤食毒蘑菇后,要盡快上醫院,就診時最好帶上剩余的蘑菇樣品,以備明確診斷、指導救治。此外,在等醫生時,如果意識清楚,可以大量飲水,自行催吐。(記者 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