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闖入超級物種的大本營福州,二者分別有BAT中的阿里和騰訊站臺撐腰。互聯網巨頭加持下,新零售之爭劍拔弩張,引人注目。——榕城烽煙,誰主沉浮?
福州地鐵1號線茶亭站出口的地下一層店面中,“盒馬鮮生會員店”正在裝修。它的樓上就是永輝爭霸福州新零售市場的“網紅店”——“超級物種”。記者 林侃 攝
最近,在福州地鐵1號線茶亭站出口的地下一層店面,一家正在裝修的門店吊足了“吃貨”們的胃口,只因圍擋上赫然寫著“盒馬鮮生會員店”。
盒馬鮮生,系阿里旗下主打生鮮銷售的“網紅店”,已開業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記者從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吃貨們看到的“盒馬鮮生”并非“山寨”,“盒馬鮮生確實要進福州,已搭建團隊,在當地做初步運營”。
盒馬鮮生創立于2015年3月,起初只是一家開在上海的生鮮超市,在得到阿里全情介入后,打出“傳統商超+外賣+盒馬App”的組合牌,現已成為阿里推廣新零售的主力軍。如今消費者可到店購買,也可以在盒馬App下單。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提供快速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范圍內,30分鐘送貨上門。
眾所周知,福州是永輝旗下超級物種的大本營,同為“網紅店”的超級物種自誕生之日起就被作為盒馬鮮生的“對標體”。此番,二者在福州市場的“相遇”,不免讓人遐想未來的競爭。
近日,騰訊入股“超級物種”,似乎又為這層競爭多了一個“賣點”——阿里與騰訊的新零售之爭。
永輝超市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張軒松、張軒寧合計轉讓5%的股份予騰訊。而在此前,永輝超市還宣布騰訊擬對其控股子公司“永輝云創”增資持股15%。永輝云創正是超級物種的運營方。由此可見,騰訊布局新零售的信號十分明確。
事實上,阿里巴巴布局“新零售”早已不是新聞。近期,其成為大潤發超市母公司高鑫零售的第二大股東,加上先后入股三江購物、聯華超市、蘇寧等,其對線下零售的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735億元。
更重要的是,阿里方面認為,在其線上線下融合的過程中,人、貨、場三大核心零售組成元素被重新定義,三者之間的商業關系也發生了重構。即“人”從單純消費者,向消費者及合作生產者的角色轉變;“貨”從商品向全方位的消費過程及體驗轉變;“場”從線上、線下零售終端,向泛零售、更加場景化轉變。
與此同時,無論是出于對新零售市場的看好,還是出于對商超支付入口、數據入口、流量入口受到阿里新零售業務沖擊大的擔憂,騰訊介入這一領域已是板上釘釘。
馬化騰在年初的一次演講中就指出,在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騰訊要做連接器,做基礎設施。“我們只做配角,主角是各行各業的傳統企業,我們給他們提供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能力”。今年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其也公布“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此次,騰訊也從原本通過入股京東間接持股永輝,轉向了直接入股。業內認為,其意義不僅在于布局線下生鮮商超,更在于打造底層技術改造樣本,實驗騰訊的零售解決方案。
再說回“盒馬鮮生”與“超級物種”本身。
通過記者對比,發現兩家門店看似類似之處不少,如均主打“生鮮+餐飲”,通過App下單之后都能為周邊用戶快速送達,均采用無現金支付的方式等,目前在全國市場的已開業門店數量也較為接近,擴張勢頭也同樣迅猛。
但認真分析起來,兩者似乎又有所不同。
先于超級物種誕生的盒馬鮮生,因阿里巴巴基因,似乎更契合“新零售”的奧義。盒馬鮮生CEO侯毅認為,盒馬已經實現了用線下超市解決生鮮移動電商的流量入口問題。而在其中,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技術沉淀和數據積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為,其線上交易和外送訂單占比均較高。
在生鮮領域,由于冷鏈物流和供應鏈的限制,電商滲透率還很低,也因此被認為是“電商領域的最后一片藍海”。永輝的優勢恰恰在生鮮產品的供應以及擁有大量實體門店上。超級物種,可以說是利用永輝的優勢,探索傳統商超完善體驗、增加客流的解決方案。但不可否認,相比盒馬鮮生,其弱勢也很突出——公開數據顯示其線上交易額占比僅有10%。因此有人認為,其更像是“餐飲+生鮮+超市”的線下業態集合。
不可否認,在實體零售受到沖擊的今天,二者都是對新零售不同模式的有益嘗試。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日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新零售有非常多版本的解讀,但有兩條大家是取得共識的,技術必須升級,消費必須升級,升級的結果將極大地提升客流。”
如今,有了騰訊這一巨頭的加持,超級物種似乎有了更清晰的“進化”之路。
首先,毋庸置疑,可以獲得騰訊資金支持——永輝超市半年報顯示,超級物種的營業主體永輝云創仍虧損高達8000多萬元,騰訊的投資或能加速其快速擴張。
其次,提升超級物種的線上化能力。和一出生就有著線上線下融合基因的盒馬鮮生相比,無論超級物種,還是永輝云創旗下的“永輝生活”,都亟須在體驗和效率上求得突破。
業內普遍認為,盒馬鮮生的模式已經跑通,即完成以大數據驅動為基礎的人、貨、場的重構,而業內對于“超級物種是否是互聯網思維的商超”仍有爭議。多年來,無論是推出永輝微店,還是與京東和騰訊合作,永輝擁抱互聯網的嘗試都不能算是成功。此番,互聯網巨頭騰訊將超級物種作為線下零售技術方案,著實給了永輝實現線上“進化”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作為最大的社交賬號體系,能將在線上線下涉及零售的所有場景的會員、支付和信息系統打通,意味著用戶只需要用一個微信就可集中所有消費環節的數據。超級物種或成為這套方案的落腳點,只是效果如何仍有待驗證。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盒馬鮮生與超級物種誰更能抓住消費者的心,除了PK各自團隊的技術和流量實力之外,如何更好地在新零售領域進行創新,實現業態的更迭和升級,進而為線上線下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場景、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依舊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