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竹嶼河進行駁岸貼面施工。
昨日,記者隨市領導督導檢查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了解到,晉安竹嶼河已初步實現第一階段基本消除黑臭目標,今日力爭全線試通水。按“一河、兩帶、四節點”的景觀規劃,春節前,竹嶼河具備條件段還將呈現“竹韻”美景。
竹嶼河起于晉安區岳峰鎮竹嶼村附近,在香開新城小區附近匯入鳳坂河。河道只有短短330米,但因源水“斷頭”,加上污水直排現象較多,黑臭“標簽”難以“撕去”。
清控人居(福州)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該河道負責人阮福淋介紹,他們對河道徹底清淤,建設了2座截流井以消滅排污口,沿河還敷設全長163米的球墨鑄鐵永久截污管。
同時,為消除源頭暗涵來水這一黑臭來源,施工方在河道起點處,建設了一座攔污閘。目前,竹嶼河截污系統已初步形成。
攔住黑臭的同時,為讓河道水量不受影響,施工方通過增設超磁一體化設備,把攔污閘及截污管收集的污水統一處理并回補河道。“每日可幫助1萬噸的污水除臭返清。”阮福淋說。
在靠鳳坂河附近,施工方還新建了一座閘壩,通過一體化補水泵站及補水管,把鳳坂河水引至凈水站內,處理完后補入竹嶼河,讓水多起來、動起來。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竹嶼河已基本消除黑臭,正進行貼面收尾。“貼面施工采用工字砌筑法,細節都是有講究的!”阮福淋說,為融入生態元素,條石間并不勾縫,而是留出縫隙,縫內放一些植物籽,給植物留足生長空間。
貼面工作完成后,河道今日力爭全線試通水,并將通過特意打造的疊水效果,讓水從13米寬的內河壩中入河,打造層層入水效果。
記者了解到,按照規劃,竹嶼河沿線將建設開放的都市型生態廊道,供市民休閑游憩。“在保障防洪排澇、洪水疏泄功能的前提下,通過線性生態廊道,串起周邊綠色空間。”阮福淋表示,竹嶼河旁還將新建一座面積2700多平方米的串珠公園。目前,部分具備條件段已開始景觀施工,進行種植土回填。
該河道將緊扣“竹”文化,打造特色美景。為重現舊時竹韻,將打造“一河、兩帶、四節點”。 “一河”即竹嶼河,“兩帶”為兩岸綠化景觀帶,“四節點”分別為清風竹影、綠蔭閑趣、憑欄思竹、鳴鳳在竹。
“在植被上,特別選了多種竹類植物。”阮福淋說,紫竹、青皮竹、黃金間碧竹、佛肚竹等都將在此“安家”,充分融入竹韻之感。“春節前,竹嶼河具備條件段就將景觀初顯。”阮福淋說,今后這里不僅有潔凈的河道,還會有一條兼具生態、景觀、文化和休閑功能的美麗廊道陪伴市民。(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莫思予/文 葉義斌/攝)
相關鏈接
城區20條內河基本消除黑臭
記者從市建委獲悉,城區43條黑臭水體中,已有20條已基本消除黑臭,正同步開展公眾滿意度調查工作。分別為:梅峰河、文藻河、泮洋河、南公園水體、濟南河、新透河、三捷河、達道河、紅星河、新厝河、洋里溪、琴亭河、竹嶼河、茶園河、陳厝河、洪陣河、金港河、陽岐河、吳山河、君竹河。
剩余23條黑臭水體的治理工程措施也即將完成,再經幾天的水質改善、生態修復后,均將基本消除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