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晉安河、穿金雞山,福州市首條地下公路已提前實現隧道雙線洞通,春節(jié)前將建成通車,發(fā)揮“接二(環(huán))連三(環(huán))”的重要作用,實現湖東路與東二環(huán)三八路口的快速連接。
湖東東路工程全長約1.9公里,1.6公里的隧道段是攻堅的主要目標,隧道段的最后99米結構段,更是難啃的“骨頭”。
工人在隧道內施工。
“去年10月24日,99米結構段開始推進,要在今年元旦前完成雙洞通,也就是2個月要完成平時4個月的工作量。”業(yè)主單位市城鄉(xiāng)建總湖東東路項目經理林澄盛告訴記者,大家心里的弦都繃得緊緊的:隧道里都是塊石,開挖難度大,時間又特別緊,加上臨近居民區(qū),且是敞開段,爆破產生的飛石會對周邊造成影響。
不能爆破怎么辦?那就用炮頭機開挖,機械破碎,一塊塊石頭去鑿。怎么加快進度?就采取“非正常”配置,8臺炮頭機同時發(fā)力。還能不能再提高效率?擴展出3個工作面流水作業(yè),讓每道工序無縫銜接。
終于,“攻堅戰(zhàn)”在上個月24日告捷,實現1.6公里隧道提前貫通。
湖東東路不僅穿越晉安河、金雞山,還要鉆過辦公樓、民房,覆土極淺,尤其是天水園小區(qū)下的180米段,為淤泥質土,含水量特別大。要在這塊埋深淺的“豆腐”中鑿出一條通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是我從事隧道施工以來,碰到最難的一個!”該項目施工方中交隧道局項目負責人任國強告訴記者,作為福州市重點攻堅項目,項目把臨時黨支部建在一線,15名支部成員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黨員及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jiān)理五方責任主體單位黨員組成,除了做好民房擋墻加固,還成功解決了淤泥段隧道掘進難題。
“這在福州以前的隧道施工中沒有參考先例。”任國強說,臨時黨支部集思廣益,在對攪拌樁、旋噴樁、地表注漿加固等方案細化比較后,最終選用高壓旋噴樁堵水并進行洞頂水泥漿加固。“施工工法也是我們在現場總結出的,叫三臺階七步工法。”任國強說,該工法將整個斷面開挖“七步走”,把一個洞分為三個臺階,再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支護參數,最大程度保證掘進安全。
3個半月拿下了最難的180米,為今后福州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目前,該隧道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加快管理房、機電設備、消防、裝飾裝修等配套施工。為在1個月內保質保量完成最后施工,機電、裝修、噴涂、路面四個工序作業(yè)齊頭并進,僅單洞就有5個工作面同時推進。
考慮到隧道內混凝土澆筑量達5萬立方米,為保證供應量,項目部也超前預估,把10天的需求量提前統(tǒng)計,業(yè)主單位市城鄉(xiāng)建總積極協調,全面確保攻堅提速。(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文 葉義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