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福州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辦公室組織召開全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交流會,旨在總結前期試點成效,在全市全面推廣和鋪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切實摸清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客觀認識災害綜合風險水平,大力提升全市抗災減災能力。
會上,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專家高路、福州市勘測院專家趙華成分別介紹了福清市龍田鎮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情況,福清市普查辦分享了如何有效推進普查試點工作的經驗做法。
4月起,根據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要求,市普查辦聯合福建省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福州市勘測院、福清市普查辦率先在龍田鎮開展普查試點工作,采用資料收集、對象清查、實地核驗、數據建庫、成果分析“五級”工作法,全面推進試點普查。
據介紹,我省南安市、浦城縣、同安區是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3個試點縣(市)區,福州雖然不是試點城市,但是普查試點工作卻走在全省前列,不少經驗做法有著鮮明的福州特色:驗證了“縣鄉村聯動、多部門參與、第三方力量為主體”的實施方式;建立清單制度,強化數據統籌共享;采用網格化分解,實現普查過程精細管理;建設內外業一體化采集匯交平臺。
普查試點期間,我市研發了“福州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管理系統”和信息采集APP,部署在福州市政務云計算平臺,在全市統一規范運行。福清龍田試點工作中,完成行政村(社區)調查42個、公共服務設施調查126個、綜合減災能力調查85個、房屋建筑8.46萬棟、橋梁80座、地質災害隱患點100個,完成福清龍田鎮綜合風險評估和風險區劃,形成龍田鎮自然災害綜合應用系統,切實做到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
福州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陳仁德表示,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各縣(市)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摸清底數,保證調查數據切實可用,普查成果得到有效運用,確保我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順利完成。
據悉,福州市下一步將全面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全市30個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我市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市縣聯動、條塊結合,充分利用國情普查、地名普查、第三次國土資源大調查等資源,實現部門間、行業間資源共享。通過構建福州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數據庫,強化全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與數據運用,全面提升我市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切實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記者 曾建兵 通訊員 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