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細血管”,由于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規劃的變遷,城鄉接合部出現了部分無名道路。沒有路名,交通秩序、環境衛生都難以管理,收發信件包裹也受影響?;貞腥舜蟠硗跹嫣岢龅摹蛾P于完善城鄉無名小街巷管理工作的建議》,市民政局日前表示將推動無名道路命名信息化管理。
王焰代表昨日告訴記者,她在社區工作,在接訪群眾中了解到這個問題。“無名道路隨意停車,危急時刻影響消防車和救護車通行,這個責任誰來擔?無名道路的設施壞了,導致污水外溢,苦的是周邊百姓。”她建議盡快結合周邊地理環境及歷史淵源,為無名道路命名,以獲得道路的“身份證”,便于納入規范化管理,同時要對無名道路市政配套設施受損、綠地被占用、垃圾亂扔等現象進行整治。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偏遠的城鄉無名小街巷,主要依靠建設開發單位自主負責,依托社區和村居的監管協理,及時向所在地民政部門提出命名申請。為進一步規范市區道路命(更)名工作,經市政府研究同意,市民政局已會同市大數據委、市公安局、市不動產登記和交易中心聯合制定并印發了《福州市地名地址信息化管理辦法》,細化補充了《福建省地名管理辦法》,將申請道路名稱命名作為建設開發單位申請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
市民政局還會同市大數據委,委托市勘測院開展全市標準地名地址數據庫建設,把道路名稱命(更)名申報工作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對道路工程項目立項追蹤,及時提醒建設開發單位、使用單位(社區和村居)開展道路命名申報工作,通過管理平臺即可實現道路名稱網上申報,及時為無名道路命名,推動我市道路名稱信息化管理進程。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切實解決無名道路亂停車問題,在民政部門正式命名之前,對于群眾反映違法停車突出的無名路,該局一方面安排轄區交警大隊加強現場交通指揮疏導,必要時調配清障車輛對違停車輛予以拖移,同時在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中錄入無名道路的臨時執法名稱,從而解決路面執勤民警無法開具有效法律文書問題,切實提高執法威懾力。(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