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教育領域改革動作頻頻。《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出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學校課后服務是熱點話題之一。
學校提供課后服務嗎?哪些學生可以參與?服務內容和時長如何安排……隨著開學季臨近,家長們紛紛拋出問題。記者19日從鼓樓區教育局獲悉,該區正結合實際擬定方案,區屬中小學均提供“午托”+“晚托”課后服務,“晚托”時間可延長至18時30分,并逐步提高學生參與率。
課后服務逐步實現“雙覆蓋”
早在2018年,鼓樓區屬中小學就開始試行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并在去年實現參與學校的全覆蓋。鼓樓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起要逐步提高學生參與率和服務水平,最終達到課后服務“雙覆蓋”——中小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
組織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將堅持自愿參加、公益惠民、安全保障、規范服務和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
由各學校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對象、方式、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并在學校公示欄上公布;正常放學后無人接送看護的初中、小學生,由家長自愿提出書面申請,經學校審核后可參加校內課后服務。學校在不涉及管理及安全隱患等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絕或推諉學生參與,做到應留盡留。
校內課后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優先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等亟需服務群體需要。在現有基礎上,鼓樓區將逐步擴大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內容和形式,提高服務水平。
服務內容不止于看護
圍繞服務平臺、服務人員、服務內容、服務經費、服務質量、服務安全等六個方面,鼓樓特色的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正在探索中。
據介紹,鼓樓區的校內課后服務時間定為在校學習日上午放學起至下午上學前(“午托”),下午放學起至18時30分前兩個時段(“晚托”),具體安排由各學校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午托”期間學校以提供午餐、看護等服務為主,“晚托”期間提供自習、閱讀、輔導作業等服務,小學生爭取在校完成作業。學校還將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學生學習和成長需求,開展體育、藝術、美育、科普、拓展訓練、社團及興趣小組等多種課后服務項目。
課后服務的供給隊伍以本校教師為主,專業人才服務、社會力量輔助作為補充。原則上,“午托”按每45名學生為一班配備1名教師,3個班配備1名輔助教師;“晚托”按35名學生為一班配備1名教師,3個班配備1名輔助教師。
一方面,運用激勵和保障機制,鼓勵教職工積極主動參與校內課后服務。另一方面,發揮鼓樓資源優勢,引入藝術、體育、心理健康、運動康復等專業人才,也鼓勵退休教師、非遺傳承人、志愿者、家長委員會參與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統籌解決學校人員不足問題。
標準化+個性化提升服務水平
如何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鼓樓區計劃通過建立標準化方案和實施個性化手段,推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
鼓樓區教育局統籌全區學校課后服務工作,制定項目設置、資金使用管理、評價考核等方案,形成獨具鼓樓特色的校內課后服務標準化體系。同時,鼓勵學校“一校一策”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滿足個性化需求。
“我們已經召開校內課后服務工作部署會,區屬各中小學校陸續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內課后服務領導小組,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內容豐富的實施方案,并在探索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鼓樓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保障校內課后服務工作規范開展,鼓樓區教育局、區政府教育督導室將定期組織督查督導,嚴禁各學校利用校內課后服務變相集體補課、上課。鼓樓還將引進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各學校校內課后服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估。校內課后服務覆蓋率和家長滿意率作為重要指標,納入教育督導和年度學校正向激勵考核范圍。(記者 莫思予 通訊員 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