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拓展居民收入增長的渠道,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
剛剛過去的暑假,福州用真誠和魅力書寫了“孔雀東南飛”的引才故事:線上,舉辦人才雙選會、直播帶崗,提供萬余崗位;線下,開展社會實踐、暑期游學,吸引數千學子參加……
在日前結束的“好年華·聚福州”系列活動中,4518名青年人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即將在福州開始人生奮斗路。來自全國各地的4213名學子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在福州留下了難忘的青春足跡。
2020年,福州經濟總量跨過萬億元大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速,對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日前發布的《2021年福州人才供需情況白皮書》顯示,第二季度人才需求總量受疫情緩解、社會經濟恢復刺激,較去年同期迅速增加。“像集成電路行業,對人才需求是多樣化的,目前福州缺乏集成電路支持型人才。”福州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勵民說。
“好年華·聚福州”系列活動,正是為引才而來。8月17日至8月28日,為期12天的“好年華·聚福州”人才線上雙選會舉行,包括青年人才線上路演、明星企業直播帶崗等豐富內容,不僅由335家企業提供了超萬個工作崗位,而且發布了“萬元生活補貼”等福州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企業+政府”形成引才合力。
據統計,該線上雙選會的訪問量達到66萬人次,8778人次參加線上面試,4518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我們帶來了3個年薪百萬元的崗位,希望找到合適的高層次人才。”中國500強企業永榮集團人資行政中心副總經理黃劍說,“隨著住房補貼、生活補貼等人才政策不斷加碼,減輕了引進高端人才的成本,讓企業引才越來越有底氣,為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帶來更強動力。”
從6月開始啟動的“好年華·聚福州”社會實踐和暑期游學,則向數千名學子展示了福州蓬勃發展的活力,用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他們到福州就業創業。
參加社會實踐的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黃元豪感慨地說:“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們,看到了福州擁有的‘多區疊加’‘強省會’等重大發展機遇,了解到人才住房、生活補貼等多方面優惠政策,很多人將福州納入了自己就業擇業的目標城市。”此外,學子們還提交調研報告299篇、游學日志227篇,開始為福州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70多座城市、1239所院校的8615人報名參與社會實踐,實際擇優錄用4213人。”福州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首次來福州的接近45%,非榕籍學子占到61%,78.02%的學子有較大意愿來榕發展。”
福州這個暑期的引才熱度,將成為貫穿全年的引才熱情。福州市委組織部(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計劃形成工作機制,精心設計配套服務,將“好年華·聚福州”系列活動品牌化,打造福州招才引才的新平臺。(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記者手記>>>
政企攜手引才留才用才
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一句經典電影臺詞,讓“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幾年,不少城市相繼展開對高校畢業生的“搶人大戰”,也彰顯出人才對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計引人才,已經成為共識。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是用人主體,是各類人才展現抱負、實現價值的平臺。但吸引人才并非一家之責,而需要一座城市的齊心協力。因為人才對城市的選擇,除了考慮職業發展因素,還有文化需求、家庭生活、子女教育等多個方面的需求。因此吸引人才需要政企攜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事業、生活、家庭等方面積極發力,切實增強引才、留才實力。
當前,我們樂見福州等城市出臺短期免費住宿、萬元生活補貼、人才住房公寓等利好政策,給全國人才留下了較好的“第一印象”。不過,這些政策多數還停留在引才階段,對如何長久留才、長遠用才仍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畢竟,引進來只是第一步,留下來安居樂業才能讓人才為城市發展貢獻聰明才智。今后,如能以留才為目標設計引才政策,將會使政策更有含金量、城市更有吸引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武夷迎賓客 福聚山水城 八閩美食嘉年華活動2025-04-1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