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外賣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記者4日從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回應市人大代表鄭書鴻提出的《關于加強對外賣送餐人員行為規范管理的建議》,市市場監管局近日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征求規范“食安封簽”使用的通知,“食安封簽”有望在近期推廣,外賣騎手黑名單制度也將建立。
鄭書鴻代表告訴記者,外賣食品運輸安全責任主體是平臺,平臺要加強對外賣送餐員行為的規范管理,確保外賣食品安全。他在建議中希望建立送餐人員黑名單制,將外賣食品貼封條密封做法制度化。
市市場監管局和市商務局高度重視代表建議,均在近期作出答復,并與代表溝通。據了解,目前福州市場監管部門與“餓了么”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主體數據雙向互通,消費者可實時查看平臺上2萬余家福州外賣商家的電子營業執照。采取“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直奔現場”模式,每月按不小于15%的比例,市場監管部門實施針對性飛行檢查。發現問題的,不僅對網絡餐飲店予以從重處罰,還嚴肅追究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2021年以來,福州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查處網絡餐飲案件685起,罰沒入庫132.63萬元。通過鼓勵公眾有獎“隨手拍”,去年以來累計鎖定違規“黑名單”網店718家,核實發放現金獎勵及茉莉信用分獎勵100余起,兌現獎勵金近5萬元。通過建立平臺規則,僅年初至今,餓了么平臺上就有2000多人次被停止接單。
代表們對政府部門的答復表示滿意。近期,他們還獲邀參加了不打招呼直奔部分網紅外賣餐館的檢查,并與平臺負責人面對面座談,落實外賣騎手配送過程食品安全管理事宜。“檢查動真格,已向問題餐館開出了停業整改或限期整改通知。在座談中,平臺也表示 ,推廣‘食安封簽’做法可行。”鄭書鴻說。(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