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施工人員正忙著更新福州涉及“輪工”“橋北”兩個站點的公交站牌。同時,調整相關線路公交車載報站語音。31日起,這兩個站點將正式更名為“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輪工)”和“福州二十五中(橋北)”。
“結合前期市民意見征集、專家討論,正式將‘輪工’站更名為‘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輪工)’站,‘橋北’站更名為‘福州二十五中(橋北)’站。”市道運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個站點更名,既明確了站點位置指向,便利群眾出行,又將群眾耳熟能詳的老地名融入其中,成為福州城市文化的指向標。
據了解,“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輪工)”站位于臺江區支前路,得名于福州老地名“輪工”。位于這一帶的閩江輪船公司黨支部舊址承載著福州產業工人地下黨組織及“閩江地下航線”的光輝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在此成立的閩江輪船公司工會賦予了這里“輪工”之名。此次更名,不但保留了“輪工”老地名及其歷史內涵,也為前往上下杭的市民、游客提供了更清晰的出行指引。
“福州二十五中(橋北)”站位于六一南路。同樣是老地名,“橋北”以其位于“老福州”熟悉的“二橋”——閩江大橋的北側而得名。該站緊鄰福州第二十五中學。此次更名增強了站點導向性,進一步展現區域教育形象。
近半年來,福州市交通運輸部門跟隨城市發展腳步,積極發揮公交站名作用,結合市民意見、建議,及時更新了“小柳路南(福建省畫院)”“福州六中(建筑職專)”“三江口植物園”等公交站名,讓更多的公共設施、學校、景區等登上站名牌。
下一步,福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將定期梳理存在名不副實、站名過時、指向不明等情況的公交站臺,開展“公交站點擬更名,邀請您來提建議”活動,向市民公開征集意見建議,及時更新公交站名,提升公交服務質量。(記者 劉珺 通訊員 何嘉 陳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