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數字政務改革駛入快車道——
乘數而上,政務服務煥然“一”新
市民在福州政務服務中心“高效辦成一件事”窗口辦事。記者 池遠 攝
一枚圖章,曾牽動萬千奔波;一紙證明,曾讓人輾轉往返。如今,在“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探索地——福州,政務服務的版圖早已悄然重繪。
20世紀90年代,為讓辦事群眾少跑“冤枉路”,在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倡導下,福州推行投資項目審批“一棟樓”辦公,在全國開創集中審批的先河。如今,曾經的“一棟樓”,早已轉化為市政務服務中心,群眾辦事實現了從“挨個跑部門”到“只找一個窗”,再到“一趟不用跑”的轉變。
“高效辦成一件事”1+N模式獲國務院辦公廳推廣、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97%的審批事項實現在線辦理……奔跑在數字政務改革的快車道上,福州乘“數”而上,改革成果亮點紛呈。
一紙證明 一次搞定
“沒想到這陳年舊事也能處理得這么快,真是驚喜!”近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不動產繼承登記的市民洪先生,親身感受了“無證明城市”建設帶來的辦事便捷體驗。原來,他提交的材料中,父親出生日期與房產原始檔案里的信息不一致。過去,他得專門跑一趟轄區派出所,開具“同一主體證明”。如今,工作人員通過“無證明管理系統”向公安機關在線協查,幾分鐘內就完成了數據核驗。
一紙證明,曾是群眾辦事的“攔路虎”。為破解這一難題,去年6月,根據《福建省推動建設“無證明城市”工作方案》,福州在全省率先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著力減輕群眾和企業辦事負擔。
“‘無證明’,并不是說不需要任何證明,而是說不用群眾自己來開證明。”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審批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無證明”服務通過全面清理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材料,明確清單之外不再索要證明,同時依托“無證明管理系統”,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和部門協同。
目前,福州已實現600類證照材料可由辦事人員在線調用共享,不再收取紙質材料;已實現152類證明材料可由審批部門向證明出具部門在線發起協查,代替申請人線下提交;已實現307類可信電子材料可“一次采集、多次復用”,無需申請人多次提交;累計實現“無證明”辦事服務1524萬次。
為提升跨部門協查效率,福州建立全市證明協查工作機制,出臺《福州市證明材料協查實施辦法(試行)》,明確協查時限為1個工作日內,以免影響群眾和企業辦事進展。不久前,福州一科技企業申請注銷公司,但因清稅證明上用的是曾用名,導致登記信息不一致,流程眼看要“卡殼”。窗口工作人員迅速通過“無證明系統”發起協查,稅務部門隨即在線上反饋了證明材料,讓企業一次性辦成了業務。
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將繼續推進“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升級,提高政務服務效率,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完成“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讓企業和群眾切實享受改革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一件大事 一氣呵成
孩子出生、新生入學、醫保社保、企業信息變更、開辦餐飲店等企業和群眾關注度高的“一件事”,如何高效辦?
鼓樓區的李女士最近就親身感受到“出生一件事”的便利:孩子還沒出院,出生醫學證明、落戶登記、醫保參保、社保卡申領都已在網上辦理完成。以往需跑4家單位、最多10次、耗時62天的事項,如今通過一張電子表單、一次線上申請,6天內全程辦結,實現“零跑動”。
“一件事”集成服務福州起步早。自2020年起,福州就開始探索群眾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打包辦”服務。2023年初,國務院發布指導意見,明確“高效辦成一件事”首批13項重點事項,福州迅速響應,在線上線下全域一體推進改革。
線下,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服務專窗,組建工作專班,由牽頭單位會同配合部門優化“一件事”申請辦理標準、業務系統流程等,確保13組事項盡早落地;線上,通過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數據有序共享,實現13組“高效辦成一件事”在網上端、掌上端等服務渠道全覆蓋。
高效集成背后,是數據共享的深度融合。福州積極開展“數據最多采一次”工作,通過優化完善事項、數據和業務流程,以后臺數據共享代替前端數據采集,貫通各部門、系統的數據池,避免企業、群眾重復填報數據。
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福州已梳理完成2000余項依申請標準化的政務服務事項,形成了統一規范的線上線下辦事指南,并構建高效透明的全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同時,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專窗,推出“精品一件事”共34組。截至目前,所有“一件事”均已完成系統上線,并逐步推廣應用。
一屏在手 一網好辦
周末,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并沒有想象中的繁忙。在向工作人員咨詢了如何通過手機查詢醫保賬戶余額后,劉大伯高興地離開了政務服務中心:“以后這些事,我在家里就能辦了。”
在福州,越來越多像劉大伯一樣的市民,正在體驗政務服務從“窗口”走向“掌上”的轉變。
“視頻一通,流程講得清清楚楚,還能幫我在線填寫申請表,太方便了。”不久前,國藥控股福州公司工作人員林先生通過“云上服務專區”,遠程連線市市場監管局視頻窗口,咨詢醫療器械許可辦理流程。工作人員不僅細致解答,還通過“云幫辦”推送文書模板、材料清單,讓林先生少走了不少彎路。
從“跑多次”到“跑零次”,不是簡單的數量改變,背后是政府職能的深刻轉變,體現了政府部門刀刃向內的改革精神。
近年來,福州市檔案館窗口接待量持續增長,該館在市政務服務中心檔案窗口推出“視頻辦——檔案利用在線視頻咨詢”服務,為群眾提供在線語音、視頻、文字咨詢等即時服務,并將常見問題匯總成臺賬,優化辦事指南,推動形成標準化、專業化的服務體系。這種從單一“答疑”走向系統“賦能”的轉變,讓“視頻辦”不只是工具升級,更是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現。
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最多跑一趟”到“一趟不要跑”,從“數據多跑路”到“百姓少跑腿”,都是為了優化政務服務、利企便民為民,折射出“數字福州”建設始終不變的為民情懷。(記者 唐蔚嬙 謝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