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讀書問題,一直都是家長關心的頭等大事。在龍巖城區買套房,小孩到了法定入學年齡,要按照“戶籍地與居住地一致”優先錄取及劃片招生、定點登記、就近入學的原則,這是很多家長的共識,只要符合入學條件的小孩,都能順利就讀。然而,對于居住在龍巖經開區(高新區)東肖片區的適齡小孩,卻不那么順利,家長為此很煩惱。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該片區劃片學校容量太小,適齡兒童數量太多,無法滿足適齡兒童的上學需求,家長只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劃片就讀洋潭小學
容量有限無法滿足
今年6月8日,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社會發展局公布了2016年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方案,按照2016年小學新生秋季招生安排表,東肖本地戶口:洋潭村、東華社區(帝景豪苑、龍騰星城、東發路、恒寶城市廣場等周邊地區)以及符合入學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被劃片到東肖洋潭小學讀書。
記者了解到,洋潭小學一至六年級(今年秋季才新增六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一個班才三四十人,容納人數十分有限,根本無法滿足該片區眾多適齡兒童的讀書需求。
小孩讀書問題
讓家長很煩惱
9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東肖帝景豪苑小區采訪,小區住戶江女士介紹,因為小孩讀書問題,讓家長很煩惱,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遲遲未得到根本解決。
據了解,江女士有兩個小孩,大女兒今年在龍巖實驗二小讀四年級,當初通過各種途徑才解決小孩讀書問題,現在每天都自己坐公交車回家,有時很晚還沒到家,就十分擔憂小孩的安全。小兒子在開發區幼兒園讀中班,再過兩年也要讀小學了。
“如果就近有學上,何必舍近求遠呢?由于洋潭小學容量有限,到時小兒子讀書又成大問題。”江女士說。
張大姐女兒今年讀一年級,去洋潭小學報名登記,卻被告知人數已滿,容納不下,最后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東肖中心小學新增了幾個班,才解決小孩讀書問題,“我們家比較貧窮,如果沒有相關部門的努力,小孩真的無書可讀了,希望能在開發區新建學校,來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住戶黃女士告訴記者,每年一到開學,小孩的讀書問題又成為大家吐槽的話題,自己居住的小區住戶就有900多戶,再加上其他劃片小區,加起來幾千戶住戶。這幾年開發區新增了三四所私立幼兒園,而劃片學校的一年級才設一個班級,差距懸殊,新建學校迫在眉睫。
有的家長不惜賣房
只為小孩順利就讀
由于今年該片區適齡兒童增加很多,家長想盡一切辦法,只為小孩能順利就讀,有的還不惜賣掉房子。帝景豪苑小區原住戶游先生,他的小孩今年讀一年級,眼看在家門口就讀無望,只好在去年底賣掉房子,并在蓮東東山板塊某樓盤買了一套房子,現在小孩就讀于蓮東小學(東山校區)。
“原來的小區居住環境挺好的,就是小孩讀書成問題,2009年購買的房子,當時售樓小姐說這里將建一所學校,六七年過去了,還沒動靜,真的很失望。”游先生說。
和游先生作出同樣選擇的家長并不在少數。另一家長林先生介紹,小孩在北大附屬實驗學校讀二年級,前不久剛把房子賣掉,準備在學校附近買一套。
反饋
龍巖經開區(高新區):已發文請示協調解決
9月19日下午,記者就此事采訪了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社會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相關部門已做了大量工作,爭取能早日解決這一問題。今年9月1日,經開區(高新區)已向市政府發文關于請求龍巖一中分校(原實驗中學)成建制劃轉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的請示(龍開委【2016】132號),目前還未得到正式批復。
記者注意到,文中提到,從今年秋季招生情況看,幼兒園、小學容量嚴重不足,僅東肖中心小學登記的一年級新生就有571人,學位缺口117人,且有逐年遞增之勢。為應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難問題,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利用東肖中心小學現有條件增加2個班,擴招一年級新生100多人。為適應整合升級和加快產業發展的需要,有效提升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的城市功能、居住功能、商務功能和服務功能,急需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投入使用。為此,懇請市政府將龍巖一中分校(原實驗中學)成建制劃轉龍巖經開區(高新區),以及周邊預留教育用地60畝用于建設小學,一并建成九年一貫制學校,便于滿足轄區群眾和企業員工子女入學就讀需求,切實完善龍巖經開區(高新區)教育配套設施建設。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龍巖經開區(高新區)社會發展局正在制定《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巖高新區)“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對全區中小學布局進行進一步科學預測和認證,通過配套新建、改造擴容等綜合手段,優化提升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實現教育事業優先發展。(見習記者 劉耿劍 實習生 賴建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