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有限的錢先救兒子,如果兒子有什么意外,我們夫妻倆活著還有什么意義。”8月28日,記者一行來到龍巖連城縣文亨鎮田心村謝火生的家,只見其一家住在祖上留下的老房子里,在房間的一個角落里,堆放著親友接濟的5箱泡面和3箱牛奶,他躺在床上神情低落,談起幾天前的車禍,他很是無奈。
謝火生和妻子陳維金都是殘疾人,一家人靠謝火生收購廢品所得、低保金和親人接濟生活。謝火生46歲那年,兒子謝春水的出生,給這個家帶來了無限希望。
然而,8月24日上午的一場交通事故,幾乎讓這個家陷入了絕境。謝火生騎三輪摩托車帶著4歲的兒子早早出門,準備到曲溪鄉收購廢品,但在途中的一個拐彎路段,與一輛小貨車相撞,父子兩身負重傷。事故發生后,對方司機先支付了7500多元醫藥費,但等待責任認定。
謝火生家庭貧困,沒有積蓄,但兒子因頭部受傷急需進行開顱手術。同村的村民得知情況后紛紛捐款,4天時間就籌集了萬余元善款。
可這些錢,仍不夠父子倆的救治開銷。8月28日,謝火生和妻子陳維金哭作一團,他在醫院進行前期處理后,執意要求醫生辦理出院手續。
夫妻均為殘疾人
謝火生1964年出生,因患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腳殘疾,殘聯組織認定其傷殘等級為3級。2009年,經人撮合,他與三明市將樂縣同患小兒麻痹癥致殘的陳維金結婚。
據了解,交通事故發生后,謝火生被送到連城縣醫院救治,頭部縫了十多針,其他外傷只進行消毒處理,在肋骨骨折還未處理的情況下,他就強烈要求辦理出院手續。
據鄰居謝先生介紹,謝火生的父母已過世多年,由于夫婦兩都是殘疾人,孩子出生后,遠在三明的外婆趕來他們家,幫忙帶孩子,前后共照看了3年,直至去年才回三明。
帶著兒子收廢品
與電影《搭錯車》的情節相似,作為一名殘疾人,謝火生從兒子3歲時開始,就帶著他到連城的各個鄉鎮收購廢品。
8月24日清晨,和往常一樣,父親帶著兒子騎三輪摩托車準備去曲溪鄉收廢品。8時許,當摩托車行至一個拐彎路段時,與一輛輕型貨車發生碰撞,父子倆當場昏迷。
事發后,對方司機將兩人送至縣醫院救治。然而,孩子因傷到頭顱,被火速轉院至市第一醫院搶救。
“這些錢要先救我的兒子”
謝火生對記者說:“對方司機是本縣姑田鎮人,事故發生后,他先后分多次只給了我7500多元。無奈,我只好在醫院對傷口進行簡單處理后要求出院回家。”
“我們最擔心的是兒子的傷情,他是否能夠得到有效救治,如果兒子出現意外,這個家就沒有了希望……”陳維金說。
謝火生的堂哥謝祥生將此事告知同宗親人后,眾多村民伸出了援手,截至8月28日,共有22位村民捐款,捐款額為10600元。
目前,謝春水雖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完全治愈還需要數萬元。為了保障兒子的治療,謝火生毅然決定在家休養,如今他整天躺在床上,一心希望自己的傷口能自行愈合。(記者 羅文偉 張梓睿 通訊員 羅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