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12日訊 歷經6個月評選,近日,“2014年福建十大樹王”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龍巖分別摘得“水松王”、“木荷王”。
古樹40多米高
昨日,海都記者探訪這兩顆古樹王——武平縣十方鎮500多歲木荷和漳平市永福鎮1100余年的水松。
武平十方鎮
500歲木荷,傳說能修斧子
這次的“木荷王”,位于十方鎮和平村湖蘭塘和舊塘自然村的共同水口佰公頭下。從鎮里出發,還要近半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樹王所在地。
古樹生長在溪水邊,被眾多小松樹圍繞,樹圍要四人合抱,樹高40多米。奇特的是,它身旁四五米,還伴生著一棵細柄阿丁楓樹,與木荷王長勢幾乎一樣。“這是伴生樹,相生相伴,就像兄弟樹一樣。”十方鎮林業站潘站長說,兩棵樹歷史悠久,其中木荷王歷史超500年,而楓樹樹齡也有三四百年了。
據潘站長介紹,這棵木荷是全省最高的一棵木荷樹,也是龍巖市第二粗的木荷樹。
湖蘭塘和舊塘兩個自然村住著吳氏家族,200多年前,他們集體移居到此。落戶后,人們看這棵大樹蒼天,樹大根深,風水很好。就在樹下立了佰公,樹即為佰公,人們希望這棵樹能保佑這一方人民平安、富裕。從那時起,這棵木荷王就護佑著村里60多戶人家,200多名村民。
在村里老人的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隔壁村的一個小伙扛著斧子來到山上砍樹。工作前,小伙特意來到樹下祈求佰公保佑他砍柴順利??蓻]多久,小伙帶來的斧子便壞了,氣憤的他回到樹下,稱佰公不靈,要佰公修好斧子。隨后,小伙扔下斧子離去。傍晚,村里一鐵匠經過,他將斧子帶回了家,并且修好。可晚上,鐵匠卻突然肚子疼,他想起了自己撿的那把斧子,覺得是撿了不該撿的東西,趕緊將斧子送回樹下。第二天,小伙再到木荷樹下,此時他卻驚奇地發現自己的斧子已被修好。頓時,覺得神奇的小伙認為古樹真是靈驗,還會修斧頭。這個故事也流傳至今。
民俗:小孩不好帶,到樹下起小名
此外,村里還傳說,外村人到村里買小豬一定要到古樹下上香,祈求古樹的祝福,否則小豬買回后怎么養也養不大。
傳說中,這棵古樹,不僅能修斧,還能幫村民護佑孩子。
據村民小吳介紹,以前,只要是5歲以下的男丁,不好帶,“愛哭愛鬧,或者身體弱”。家里人就會選個好日子,將孩子帶到樹下,在樹上系條紅繩,給小孩重新起個小名。“取和樹相關的名字,如荷樹頭、樟樹頭、檀樹頭等。”村民們說,回到家后,還會放鞭炮,讓全村人都知道孩子有新的小名。
現在,村民也大多會在樹下,給孩子起新的小名,希望孩子沾些古樹的福氣,能懂事聽話,也能平安長壽。
數百年來,村民們都十分疼惜古樹,愛護古樹。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四,村民們還會自發到木荷樹下上香,敲鑼打鼓,陣勢龐大,祈禱這棵古樹能護佑他們平安和富裕。如今,雖然村里大多數村民都已搬走,但每逢節日,吳氏家族的人們還會回到樹下祭祀古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