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溪源的桃花源、光澤管蜜的梨園、松溪龍頭山的千畝杜鵑、政和鎮前的牡丹公園……春去夏至,閩北大地上有一茬接著一茬的花季;武夷山下梅文化旅游綜合體、建陽花花世界提升改造……熱火朝天,全市有一個接一個的旅游項目建設,它們,呈現著這里時時處處的盎然生機。
概念挖掘項目“多”
“吸引人,留住人”,明確旅游產業發展方向,2017年,南平市高標準編制出臺了《南平市旅游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并以此為“施工圖”,精準發力項目建設。
一山(武夷山)、一水(閩江源及延平湖)、一道(最美世遺風景道)、一天堂(武夷天堂),一茶(武夷茶)、一窟(合掌巖萬佛石窟)、一鎮(和平古鎮)、一圣賢(朱熹),按照“龍頭舞活、重點崛起、差異發展”的思路,南平充分挖掘地方資源特色和文化內涵,選擇資源條件好、發展基礎優、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景區,作為旅游項目的引擎,打出南平旅游品牌項目。一批結合南平市資源基礎,兼顧市場消費新趨勢的水旅游、武夷茶文化旅游、夜間旅游、節事會展、工業體驗等項目策劃生成、落地建設,其中武夷“夜游云河”、建陽“花花世界”等旅游項目,已在去年底南平市舉辦的首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中亮相,受到了諸多游客的青睞。
今年,南平市開展“項目突破年”活動,旅游產業項目工作的力度也進一步加大。據了解,全市旅游產業項目形成了由六大類499個項目組成的跟蹤落實項目庫,包括項目突破年項目222個,首屆旅發大會新開工和第二屆擬新開園、新開業及提升項目100個,綠色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支撐旅游項目65個,省、市重點建設旅游項目48個,2018年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游度假區品牌創建項目42個,市政府分管領導、旅游系統領導掛點旅游項目22個。
精準定位項目“好”
“旅游產業項目‘多’,更要項目‘好’。”市旅發委副主任廖泉義表示,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人們對旅游產品、業態也有了更高層次的期待。
在旅游產業項目庫中,我們看到既有總投資在50億元以上的武夷山香江茶工場旅游特色小鎮、武夷山佳龍文化旅游、武夷源景區提升(武夷白塔山國際度假區)等一批大項目;也有寧可慢一點、少一點,也要質量好一點、結構優一點的延平區青馬車寨(南平)體育旅游特色小鎮、建陽區九龍灣山莊、武夷山市茶旅小鎮會展中心等補短板項目;以及著力完善和提升的武夷夜景提升工程、延平“二山”景觀慢道建設、順昌觀靜山植物園提升等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