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一大早,政和縣東平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手游仁書接到了合作社新的服務任務:收割東平村的20畝水稻。
上午九時,收割機開到田間,隨著機器的轟鳴,一粒粒飽滿的谷粒被盡收機器“肚里”。
游仁書來自政和縣東平鎮金峰村,是合作社培訓出來的農機手,也是村里的水稻種植大戶。2017年,游仁書通過農機操作培訓,成為一名合格的農機手,年收入增加了兩萬多元。
“今年自家的100多畝水稻從機插、機防到收割,也全流程交給合作社。對比之前,平均每畝水稻成本降低了200多元。”游仁書說,合作社農用機械種類多、效率高,提供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各個環節代辦服務,既方便又省去了大量人工成本。
就拿噴灑農藥來說,傳統人工打藥需要兩天時間,雇傭人員費用高達300多元?,F在采用無人機進行噴施農藥作業,不到一天就能完成,而且噴灑均勻,有效提高了噴灑效率及病蟲害防治效果。
“只有不斷掌握新技術,才能更好地為村民服務。”合作社理事長李香敏介紹,合作社現有農作物耕種收等機械設備87臺(套),機庫房3500平方米,種植水稻450畝。2018年起,合作社面向周邊農戶提供水稻全程、煙葉機耕、茶葉統防統治等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當起“甩手掌柜”,從背著噴霧器打藥到無人機“飛防”……機械化、智能化農業生產給農戶播撒綠色希望的同時,也推動著傳統農業走向現代化。截至目前,合作社服務農戶達600多戶,服務農田面積達1萬多畝,成為政和縣帶動農業生產社會化托管服務發展的龍頭合作社。(阮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