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福建省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暨“稻-再-油”模式推廣現場觀摩會在浦城召開。
現場會上,大家參觀油菜播種流水線、毯狀油菜育秧大棚等,感受油菜工廠化育秧帶來的便利、快捷;走進田間地頭,農技人員、專家學者對成熟的示范片再生季再生稻進行田間測產,現場實測得畝產645.7公斤的喜人成果,同比增加41公斤。測產的同時,一旁的油菜直播、油菜移栽機械在田間作業,大家聽取工作人員的講解,現場觀摩油菜毯狀育苗機械移栽示范。隨后,大家進行了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暨“稻-再-油”模式培訓。
據了解,為保障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浦城縣積極探索“稻-再-油”模式,在發展再生稻的同時,把油菜種植面積最大化,農技人員扎實把技術傳授到戶、落實到田,實現了“一年獲三收,四季無閑田”。2023年,浦城縣在石陂鎮、臨江鎮建立“稻-再-油”復種模式示范片1100畝,選擇短生育期再生稻“明1優臻占”“瑋兩優8612”,短生育期油菜“圣光127”“湘油420”等,全年畝純利達1100元,比種植單季稻畝增收900多元,比只種植再生稻額外增收冬種一季油菜300多元。
據介紹,“稻-再-油”模式在全省是一個創新,目前基本上取得成功,能夠有效滿足油菜的生育期需求,既增加水稻的產量,又能夠滿足油料生產增加油料的供給,讓良田“一年三熟、四季無休”,對全省農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福建日報記者 許可欣 通訊員 柳浪漫 葉彥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