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平港洋坑碼頭,一輛輛集裝箱貨車陸續抵達碼頭,巨大的塔吊來回“揮臂”,將卸下來的集裝箱挨個放置在閩江1號集裝箱貨船上。這批分別從邵武、順昌出發,經公路運抵南平港的300噸竹制品,經過2個小時的裝船,被發往福州馬尾港,而后轉海運到達目的港,之后又通過公路運輸最終抵達遼寧營口。
“今年,我們開通了竹制品‘南平—營口’公水聯運新線路,計劃在遼寧營口設立遠距離城市前置倉,并與營口的貨船公司展開合作,已開通‘馬尾—營口’直航船,能減少中轉港停留,提高水運中轉效率,貨物運輸時間將從原來的近一個月縮短至8-10天,可以為企業降本10%-20%。”福建易鹿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忠介紹,南平港運營以來,他們通過“公水”多式聯運的物流形式,已實現了“門到門”的一站式物流服務。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是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
“自南平港開港運營以來,我們就一直著手打造多式聯運體系。”南平工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葉選暉介紹,自南平港開航以來,他們積極推進對閩江“黃金水道”的開發利用及臨港產業發展,先后成立“南平臨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福建易鹿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分別作為港區開發建設投融資主體和發展港口物流業態的經營主體,打造“一港兩區”“公鐵水”多式聯運運輸格局。
此外,南平工業園區管委會對福建省大洲貯木場所屬的總長度達2.05公里的鐵路專用線進行改造,用于南平港“公鐵水”多式聯運項目開發工作。目前,大洲鐵路專用線堆場硬化翻新一期完成建設,配套的港后倉庫、裝卸設備等已經基本完善。以南平港為核心的“公鐵水”多式聯運物流發展框架基本形成。
2024年以來,南平港結合地方產業特點,積極拓展內河航運業務,先后打通東北“鲅魚圈”、天津等與南平港的“北糧南運”“北煤南運”“南竹北運”等江海聯運物流服務專線,完成南平港至臺灣地區工業品出口專線以及越南海防至江陰、馬尾港轉運外貿進出口貨物運輸等。2024年,南平港通過江海聯運、降低用箱成本等綜合方式,有效吸引貨物運輸路徑由陸改水、由散改集,服務竹制品外銷近3800噸、糧食貿易1.8萬噸,綜合降低企業5%-10%運輸成本。
不久前,首批9輛新能源重型卡車到南平港“報到”,這批新能源重卡將用于南平、三明等地區的貨物運輸。
今年,南平港將進一步深化“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完善基礎配套,物流通道建設,做好閩江內河航運、鐵路貨運、公路運輸、倉儲配送等服務,提升綜合物流服務能力——
在水路運力方面,新建2艘千噸貨船,拓展馬尾港物流通道,整合數十艘散船集結馬尾港,以船與船間直接過駁的形式,實現海船貨物一次性過駁至江船運輸到南平,提供散貨大批量貨物一次性運輸。
在提升公路運力方面,組建新能源重型卡車車隊,利用自有新能源電動重卡和自備箱,加強貨物集港能力,并通過南平十縣(市、區)貨運循環班車,降低貨物集港成本;布局新能源充電設施,在南平境內增加新能源充電樁建設。目前,南平港后倉庫配套充電樁項目已完工。
在倉儲方面,加快推進農副產品倉儲設施建設前期,力爭年內啟動建設。
此外,南平港將供應鏈管理服務納入2025年重點發展項目,支持代采、集采及倉單質押等供應鏈金融業務,為企業提供“全程物流+代買代采+金融支持”的服務。(嚴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