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水渠路旁,在當盛村里放眼望去,一棵棵綠樹迎風生長,一片片綠林生機勃勃。而在2017年以前,村里卻是另一幅景色,垃圾隨處可見,遍地牛羊糞便……
2017年,當盛村入選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千村整治”村莊名單。如何提升當盛村的村容村貌?村委會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在“綠”上做文章。于是,在區林業部門的支持下,當盛村積極開展村鎮綠化工作,全村種下了2000多棵綠樹、4000多平方米的地被綠植,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不僅如此,當盛村村委會還積極引導村民利用村旁、宅旁、水旁等非規劃林地,種植果樹,以綠化促美化、以綠化促文明、以綠化促收入。
村容村貌換“新顏”
綠化促美化
走進當盛村,寬闊的村道兩旁,綠樹挺拔高大,各色地被植物在樹下嬌俏地簇成群,一些狹窄的村道,也因地制宜種上了各色鮮花和綠植。
“之前這里大多是垃圾堆、豬圈牛圈。為了能種上綠樹,我們每天早上6點就起來去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當盛村黨支部書記高明說,在村干部們的努力下,村民開始慢慢支持他們的工作,不僅一起清理垃圾,還主動拆除豬圈牛圈。
在區農發局林業辦的資金和技術扶持下,當盛村開始“蛻變”。為了能夠充分發揮當盛村的優勢,科學合理地種植綠樹,高明特地請來了村里的綠化高手,為當盛村量身定制種植方案。同時,高明還在種植時聘請專業的綠化種植團隊進行種植和管護,讓村內規劃的綠植種植量100%達標。
“只要有一棵樹沒有成活,我們就馬上補植一棵,目前,綠化建設達到了我們預期效果。”高明說。
村民主動護綠樹
綠化促文明
綠化提升了,基礎設施也不能落下。在當盛村,新修的百米棧道蜿蜒曲折,小公園里圓桌、凳子等休閑設施一應俱全,村內新建的公廁干凈整潔……每到傍晚,村民便走出家門在棧道旁、公園內,暢聊家長里短。有些老人還身著統一服飾,和著歡快的樂聲,跳起了廣場舞,既愉悅身心,也鍛煉了身體。
“美麗鄉村建設不僅體現在綠化上,硬件設施也是重要的一環,去年我們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建設公園、公廁、棧道等設施,豐富村民的休閑娛樂生活。”高明說。
當盛村的改變也讓村民們的思想有了改觀。從原來的不接受、不配合,到如今以身為當盛村村民而自豪。“大家都看到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好處,村民的支持也讓我們在下一步的規劃中走得更為順利。”高明說。
“村里綠化增多了,各種設施都有了,村子變美了,作為一名當盛人,我很自豪。”當盛村村民劉李玉說,原來村子里堆垃圾的地方都變成了綠林、公園,親戚朋友們來到村子里都說村子變得越來越美,村民的思想觀念也轉變了,現在大家不僅不會去破壞村內的景觀,而是主動幫忙,共同維護村內的美麗景色。
鄉村旅游讓村民致富
綠化促收入
在當盛村里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其中以無花果樹尤為繁多。記者來到村莊時,正值無花果樹的結實期,一棵棵綠樹下,綠色的無花果長勢喜人。高明笑著告訴記者,再過一個月這些無花果就要成熟,當盛村的村民馬上要“富”一筆了。
“無花果樹渾身都是寶,現在還沒成熟,不少的村民就已經接到訂單,價格更是高達25元一斤。”高明說,當盛村有70多年種植無花果樹的歷史,因為土質好,當盛村種植的無花果不僅個大而且味甜,在市場上一直很受歡迎。
為充分發揮當盛村的這一優勢,高明和村干部鼓勵村民大面積種植無花果樹,并且免費為村民們提供樹苗。“現在我們村里面的無花果樹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去年最多的一戶村民,無花果就賣了5萬多塊錢。”高明說,他們將繼續大力發展無花果樹種植,明年準備建一個無花果展示體驗區,結合新的村容村貌開發鄉村旅游,通過無花果采摘、村內景色美化以及提升村內硬件設施,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到當盛村游玩,以鄉村旅游帶動村民致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