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連日來,實驗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全區黨員干部職工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精神上來,對標新目標、勇擔新使命,為推進平潭“一島兩窗三區”建設貢獻力量。
法治建設
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平潭檢察院黨員干部在學習中自覺把黨代會精神轉化為檢察履職的新動能,大家表示,要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貢獻檢察力量。
“省黨代會的勝利召開,讓我們更加明白黨在歷史新時代中的使命,作為一名檢察官,我的主要工作是學習宣傳習近平的法治思想,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勇于擔當,砥礪前行,為法治福建、平安平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平潭檢察院檢察官謝艷梅說。
平潭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李堅表示,他將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協助檢察官做好生態及公益訴訟的保護工作,以實際行動守護人民美好生活,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省黨代會提出,要推動人人參與法治建設、人人信仰法治權威、人人共享法治成果。近年來,平潭法院積極創新,提出涉案房產“e拍即得”協同執行機制、當事人戶籍信息協查機制等舉措,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水平,助力讓法治成為高質量發展核心競爭力。
“作為政法青年干警,我將積極響應大會號召,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傾聽群眾聲音,用心用情對待每一起案件,全心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平潭法院法官助理林雅萍說。
旅游文化
以更加厚實的文化底蘊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省黨代會提出,用好世遺大會成果,提升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實施福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福建特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福建文化標識體系。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文化惠民等工程,推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文化生活新期待。
“作為文旅工作者,要以時不我待的姿態主動擔當作為,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著眼繁榮發展平潭的群眾文化事業,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為群眾提供豐潤的文化滋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實驗區旅游文化服務中心群眾藝術科負責人陳艷艷表示,會繼續做好非遺傳承保護工作,進一步弘揚平潭非遺文化,加大非遺展示展演力度,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創新非遺傳承思路,以更加厚實的文化底蘊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實驗區旅游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林凌志表示,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要認真踐行文旅工作者的義務職責,著眼于平潭本地特色文化,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的目標導向,從發掘符合時代精神的文化、保護平潭傳統非遺文化、推廣令人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三個方面,積極促進平潭文化事業和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
民生福祉
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實驗區醫院黨總支書記陳芳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大會的決策部署上來,立足當前的工作實際,充分發揮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優勢,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環境,著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平潭人民、在嵐臺胞和所有來嵐工作生活的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保障。
省黨代會提出,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發展普惠性幼兒園,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并落實“雙減”政策,推動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
萬嘉社區黨支部書記謝慶輝表示,社區利用世界城廢舊幼兒園承辦公立幼兒園,實現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近上學。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會繼續加強轄區內基礎教育、文體等設施建設,不斷增加民生補短板,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省黨代會提出,要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就業、收入、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養老和城鄉基礎設施等問題。
金井片區龍海村包村隊員林世榮表示,省黨代會提出了“五個突出”的總體要求,要求突出強化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增加居民收入等,“這些要求激勵著我們新時代的青年人,要堅定不移朝著指引的方向前進,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城鄉一體
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實驗區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薛國華表示,將結合農業農村局的實際工作,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思維,堅持城鄉統籌一體的思路,圍繞觀光、精致、休閑農業發展定位,學習借鑒臺灣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做法,立足崗位職責,切實推進實驗區“三農”工作。認真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抓黨建促振興,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省黨代會的報告中多次提到平潭,讓我們深受鼓舞。漁業是平潭的支柱產業之一,作為漁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將深入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實驗區農業農村局四級主任科員高瞻說,將圍繞現代漁業發展、海上疫情防控、漁業安全等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加快形成實驗區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融媒體記者 林小玉 林海艷 何燕 林伊銘 見習記者 錢伊芳 林靜 蔡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