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井片區大厝基村的田壟間,臺胞廖正淵正指導村民搶種臺灣水果秋葵。在去年成功試種5畝的基礎上,今年他將種植規模擴大至15畝,為當地農戶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臺胞廖正淵(左)指導村民種植臺灣水果秋葵。
在大厝基村種植現場,工人們在施足有機肥的田塊上鋪設黑色可降解地膜,隨后精準定位地膜開口處播入種子,完成高效綠色種植作業。“這層地膜既能鎖住水分,又能抑制雜草。”廖正淵說。
作為農學碩士,廖正淵在這片田上采用了臺灣的綠色種植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可降解地膜阻隔雜草,臺灣酵素吸引益蟲形成生物防治鏈。全程零化學農藥的種植體系,不僅讓臺灣水果秋葵長勢喜人,也更綠色健康。今年他還準備為臺灣水果秋葵申報“綠色食品”。
“秋葵渾身都是寶。”廖正淵表示,臺灣水果秋葵既可鮮食,又能加工成養生茶,經濟效益遠高于村民長期種植的地瓜、花生等傳統作物。在去年的實踐中,臺灣水果秋葵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于是他更加堅定了擴種的信心。
“去年試種畝產收益是地瓜的3倍!”村民魏良生在嘗到甜頭后,今年主動加入擴種隊伍。在廖正淵的推動和村民的支持下,大厝基村還籌建了加工廠,進一步延伸臺灣水果秋葵產業鏈。“現在我們產品已經上了電商平臺,銷路也還不錯,得到了很多好評,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種,希望今年能超越去年。”魏良生說。
據悉,這批臺灣水果秋葵預計將在6月份采摘,畝產量預計達3000斤。除臺灣水果秋葵外,廖正淵還引入臺灣木瓜百香果、千禧番茄等新品種,希望用自己專業的農學知識,讓平潭的田間地頭結出更多“融合”之果,帶動村民走上新的致富路。(融媒體記者 丁云/文 陳良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