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以來,荔城區西天尾鎮按照市委“百日攻堅打硬仗、強化責任勇擔當”的要求,定目標、抓重點、強推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取得新進展。
下垞村落實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塑料大棚,發展特色農業。
■用心幫扶,夯實脫貧基礎
“你要放寬心,好好保重身體,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家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平日里還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可以直接聯系我。”中秋節前夕,西天尾鎮鎮長王剛來到掛鉤的下垞村貧困戶夏金蕊家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送上月餅、花生油和米粉等節日慰問品。
自百日攻堅打響以來,該鎮出臺了《精準脫貧百日攻堅實施方案》和《加強扶貧幫扶責任人工作責任落實的實施意見》,對全鎮扶貧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并對幫扶人進行扶貧應知應會知識測試,對市級檢查發現問題進行認真整改。為促進項目進度,該鎮制訂出臺《西天尾鎮關于做好2018年項目推進工作的通知》,及時落實解決扶貧項目中存在的問題。
據介紹,西天尾鎮目前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戶、110人,下垞村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在產業扶貧開展方面,該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山區村下垞村重點發展以枇杷為主的特色新農業,實施引進葡萄柚、無花果、藍莓等優質特色水果種植示范項目。在就業扶貧方面,通過落實公益性崗位等各種途徑,目前已實現穩定就業32人。在旅游扶貧方面,開發建設紅色旅游基地陳國柱故居、花千谷生態農業、苦竹寺等旅游景點,完善周邊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9月21日,記者在下垞村了解到,村里各個扶貧項目有序推進:投資150多萬元的停車場道路、九華山停車場已完工;農村幸福院、醫療衛生所已完工;太陽能路燈安裝、水頭埔水庫灌溉渠道修繕項目已完成預算,準備招投標。據介紹,今年該村產業扶貧項目有3個,其中尾厝建設15畝的塑料大棚項目,將用于出租或由村委會經營,以發展山區特色農業,增加村財收入,目前已完成基礎澆灌,預計11月份完工;投資30萬元的光伏發電項目,預計年底至明年初完工;9戶貧困戶已成立合作社,建立特色水果示范種植基地,目前已完成租地、訂苗等工作,預計11月份可完成種植,將有效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
■綜合治理,守護綠水青山
連日來,在西天鎮北大村后爐溝清淤整治現場,施工工人們手持高壓水槍對河道淤泥進行清理。北大村地處綠心北洋片區,屬延壽溪流域。由于村內河道較窄,加上河道兩旁荔枝林茂密,無法使用大型機械作業,為此該村采用吸盤式設備進行清淤。
清淤疏浚河道,助推提升木蘭溪流域水質,這是西天尾鎮持續推動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之一。該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對木蘭溪荔城流域水體水質進行源頭防控、系統治理、重點攻堅、全面提升,切實保護好“母親河”。目前,已完成北大村、吳江村等13條河道共5.87公里的清淤疏浚工作,同時落實河道管護機制,加強北洋河網主要匯水支流等內河治理力度,確保實現年度水質目標。
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方面,該鎮已完成吳江村和北大村污水主干管鋪設0.9公里,配套污水收集管0.5公里,建設小型污水提升泵站4個;已完成對6家企業的排污口進行整治;累計清除沿河歷史垃圾260多噸,常態化保潔日清理垃圾60-65噸。在園區污水處理及環保監管上,已完成對全鎮域雨水管道的摸排及清理、修復工作,對集鎮區范圍內進行雨污分流及污水收集工作,開展企業環保走訪大排查,立案查處4家企業;查處34家“小散亂污”企業,其中關閉9家企業;排查29個畜禽養殖場,其中關閉拆除17家。
“要把木蘭溪流域水質提升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文明城市再提升、共建美麗鄉村結合起來,系統性地打造宜居環境。”眼下,該鎮各村注重規劃,讓房屋外觀更整潔美觀,并不斷完善環保設施,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處理,鎮容鎮貌明顯提升,生態建設扎實推進。莆陽后黃、禪武林山、象峰西隱及“綠心”吳江北大等特色景觀初顯成效,形成“一村一韻”“一村一景”,體現莆仙鄉村風格和地域特色。
■壓實責任,筑牢安全防線
日前,西天尾鎮組織駐村工作隊、村干部深入所包轄區進行全方位、拉網式大排查,對全鎮范圍內所有行業(領域)、所有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全面檢查。
自百日攻堅活動開展以來,西天尾鎮持續堅持安全生產“嚴排查、嚴整治、嚴監管”,全面進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該鎮認真貫徹《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屬地監管責任,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安全生產鎮、村干部工作責任。加強對各單位、部門安全生產工作督查通報,組織安全生產業務學習等,經常性提醒工作人員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
與此同時,該鎮全面排查隱患,特別是對“兩違”“三合一”場所、61家規上企業、56家“廠中廠”、2家危險化學品、5家加油站進行等重點場所進行全面排查,督促加強隱患自查整改,及時有效消除各類安全生產隱患。活動開展以來,累計已檢查監管對象482家,督促隱患整改89家。
該鎮還加大宣傳力度,深入村居、企業宣傳安全生產知識,提高企業員工及群眾的安全意識。開展平安企業建設,突出企業全員教育培訓和三級教育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嚴格執行安全生產“黑名單”制度,公開曝光黑名單企業信息,加強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力度。
□本報記者 李霞 通訊員 何晉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