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莆田市人大常委會從生態、產業、文化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立法、監督等職能,在全省率先開展立法協商,持續跟蹤監督木蘭溪支流水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重點督辦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事項,助力莆田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跟得緊,督到底——
內河治理,一泓清水入城來
“只要天氣允許,我幾乎每天都到這里游泳。”日前,在泗華溪天然浴場,莆田市游泳協會會員吳金表告訴記者,“肉眼可見,溪水越來越干凈了。”
泗華溪位于莆田東圳水庫下游,是木蘭溪最大支流延壽溪流經主城區的一個重要河段。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泗華溪水質下降。
常年在泗華溪中暢游,吳金表和泳友們敏銳地感覺到水質的變化,于是便向莆田市人大常委會反映問題。對此,莆田市人大常委會組織成立工作專班,多次前往現場踩點調研,發揮人大監督職能,督促相關部門查清污染源,全面整改落實。
莆田市住建局率先行動起來,對泗華溪污染源進行全系統排查,找到了暗藏的入溪排污口,追溯至餐飲店、安置區、住宅小區等源頭,為后續改造提供了準確依據。
1月7日,泗華溪清淤工程啟動;1月29日,泗華溪重新回水。目前,泗華溪全河段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
今年,莆田市人大常委會還著重推進泗華郊野公園建設、下厝河水質提升跟蹤監督,同時要求各縣(區)人大常委會分別報送兩條河流作為年度重點監督對象。
找重點,專項辦——
環境優化,傳統產業帆正揚
“看到自己提的建議取得了一些成果,感到很欣慰。”林建平是莆田市新力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莆田市人大代表。在去年召開的莆田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他提出了關于優化莆田制鞋產業發展環境的建議。
去年,莆田市人大常委會將林建平的代表建議列為年度重點督辦建議,把鞋業產業下轉型升級納入年度監督議題,并成立以常委會副主任王世文為組長的視察調查組,邀請林建平全程參與視察調查。
視察調查組聽取了有關部門匯報,并奔赴仙游縣、荔城區、城廂區,實地察看部分制鞋企業、貿易公司、平臺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最后形成一份報告。
莆田市政府采納了報告中的建議,迅速建立“親清惠企”平臺,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后臺數據比對,自動向企業推送可享受的各項政策,實現“免申即享”;強化“白名單”企業幫扶機制,從融資、貸款、技改等方面,為莆田鞋區域品牌的管理、宣傳賦能;同時,規劃建設北高鞋材加工集中區,助力鞋業產業全鏈條發展。
2021年,莆田鞋“PT”圖形集體商標成功注冊,由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該公司負責人林勇說,國慶期間,第一家莆田鞋品牌體驗店在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開張,未來將在國內各線城市擴大實體店布局,為莆田鞋業自主品牌打造更多展示平臺。
探新路,強立法——
戲種保護,文化傳承有盼頭
近期,《莆田市莆仙戲保護傳承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莆田市人大常委會又一立法成果訴諸實施。該條例于今年4月經莆田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7月經福建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批準。
為了這項立法,莆田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做了大量扎實的調研工作,重點向民間老藝人、莆仙戲票友征求意見,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在更大范圍內搜集各種建議。
此外,莆田市人大還在全省率先開展立法協商,借助莆田市政協文化藝術界委員的人才優勢,向相關專家學者深入征求意見。
黃艷艷是莆仙戲表演藝術家,現任莆仙戲劇院副院長。去年11月,在莆田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立法協商座談會上,作為莆田市政協委員,黃艷艷提議在莆仙戲藝人的職稱評聘上放寬工齡和學歷限制。
《莆田市莆仙戲保護傳承條例》吸收了黃艷艷的建議,明確規定:莆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莆仙戲藝術從業人員職稱評聘管理,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政策傾斜,對獲得重要獎項或者長期服務基層的優秀人才,優先聘任相應專業技術崗位。
莆田藝術學校是莆田市唯一一所專門培養莆仙戲曲人才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當前,評審藝術系列職稱的學歷要求基本都提高到大專及以上,中專文憑已無法吸引更多優秀生源。”莆田藝術學校校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少媛說。
對此,《莆田市莆仙戲保護傳承條例》也作出回應,鼓勵當地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開設莆仙戲編劇、導演、表演等相關專業和培養方向,提升辦學層次,形成藝術人才培養學歷教育體系。
莆田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干部林夏呈說,通過“小切口”立法,著力解決莆仙戲保護傳承的具體問題,將更加有力推動莆仙戲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