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4日獲悉,1—9月,莆田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5000萬噸,同比增長超30%,比去年提前兩個月實現這一目標。
莆田市念好“提”字經,在提升效能上下功夫。秀嶼碼頭聚焦木材貨種裝卸作業難點,科學統籌規劃、優化操作流程,實現原木卸船效率提升17%。今年以來,秀嶼港區木材累計吞吐量同比增長35%,貨物累計吞吐量898萬噸,同比增長13%;羅嶼碼頭平衡生產、檢修沖突,做好10公里的輸送帶更換工作,為提升貨物流轉效率提供有力支撐;東吳港區三次實現單月吞吐量突破500萬噸,其中5月份吞吐量達560萬噸,打破單月歷史紀錄,1—9月貨物累計吞吐量4140萬噸、同比增長34%。
念好“轉”字經,在優化產業上見實效。按照東南大宗散貨樞紐港目標,持續做優大宗能源運輸工作。1—9月份,八方、國投碼頭煤炭吞吐量均突破千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8%、45%,向中西部地區轉運煤炭257萬噸,同比增長21%;福建LNG接收站累計安全接卸LNG船超700艘次,累計外輸天然氣突破600億立方米;羅嶼碼頭5月“海進江”貨物發運量累計突破100萬噸,1—9月已達172萬噸,同比增長207%,打破歷史紀錄。
念好“創”字經,在爭先創優上求突破。秀嶼碼頭正式獲得由澳大利亞政府頒發的《澳大利亞化肥供應鏈資質證書》,成為福建省第一個獲“澳肥”出口作業資質的碼頭;莆頭碼頭新增“江陰—莆田—泉州”集裝箱環省支線,進一步加密全省集裝箱內支線運輸服務網絡,促進區域生產要素流通和商貿往來,助力港口發展提速增量。(全媒體記者 黃國清 通訊員 劉奇 付婧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