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下午,莆田市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春座談會舉行。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主持會議并講話,市長林旭陽介紹莆田市港口經濟發展情況。
座談會現場
會上,國家部委、省直部門領導、專家、企業代表圍繞加快港口建設,打造“羅嶼聯盟”,增強港口輻射能力,激發臨港產業活力,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實現億噸港口夢等方面座談互動。
座談會現場
莆田因海而生、因港設市,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是陸域面積的3倍,海岸線總長443公里。近年來,莆田堅持以港興城、港產聯動,把海洋經濟作為1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由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袁素玲擔任鏈長,下設5個工作組和8個專項行動專班,扎實推進港口經濟高質量發展。莆田港口由東吳、秀嶼、興化3個港區組成,共規劃碼頭岸線26.7公里,規劃泊位93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85個,港口吞吐能力 1.68億噸。目前,已建成10萬噸級以上泊位7個、千噸級以上泊位20個。在大港的帶動下,去年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萬噸、增長35%,集裝箱吞吐量增長 38.4%,增幅均居全省第1。同時,莆田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去年,莆田港口海鐵聯運貨物增長11.4%,總量占全省的3成,水水中轉增長54.3%,總量占全省9成,羅嶼港口鐵礦石首次轉口東南亞,對臺鐵礦石中轉量連續五年全國第1。(記者 章逸琳/文 江瑞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