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9日訊 近日,莆田市區夜間連續出現降水,西洙安置房小區的居民吳先生向本報反映,小區入口處百米道路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就要形成近30米的“洪澇區”,居民只能踩著磚頭蹚水進出。荔城區拱辰街道辦表示將到現場查看。
近30米的道路上積水約15厘米深
昨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市區迎賓大道旁的西洙安置房小區,居民吳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入口處有一條大約100米長的道路與迎賓大道輔道相連,原本是方便居民出行,可沒想到成了一條難行的水路。記者看到,這段路面并不平整,中間大約30米長的一段路面比兩側低矮,一下雨就積水。記者沿路尋找,并沒有找到下水井蓋。
吳先生說,積水大約有15厘米深,車子一開過水花四濺。大人不敢讓孩子自己走,就怕腳滑摔進水里。“積水深的時候,居民們要鋪上磚頭才可以走。”居民們都希望這種現象能盡快得到改善。
記者隨后向荔城區拱辰街道辦反映了這個問題。工作人員表示該道路修建時并不會不平整。“小區所在地原本是一塊農田,土質較松。”他推測,可能是由于地基凹陷或是大車軋過,導致路面不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道路一側就是一條河道,雨水將直接排入河中,只是排水時間比較緩慢。工作人員表示將前往現場查看。(海都記者陳小芳 馬俊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