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7日訊 在昨日的《聽鄉音·識莆田》欄目中,本報向市民介紹了頭牙祭祀中使用的“五果”,根據莆仙方言的諧音每一種“果”都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多位市民致電提出疑問,莆仙傳統建筑有許多講究,是否也與方言的寓意有關?
記者采訪了解到,莆仙民居的建筑風格及在喬遷儀式中,向方言借音借意,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期望。
部分民居在祖厝前蓋起﹃龍虎厝﹄,借意左右守護
莆仙建厝好看還要“好聽”
“燕子式的脊頭尾”大厝在莆仙民居中十分常見。這種大厝屋脊的兩頭砌成向上向外延伸翹起的弧形,尾部分叉為二,像燕子的尾巴。荔城區西天尾鎮后黃村內便有很多這樣的民居。這種造型使得曲線的坡面與翹起的屋脊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使原本較為生硬古板的屋形顯得飄逸,成為莆仙民居建筑標志性特點。村里的張老太告訴記者,以前在農村中只有有錢或有地位人家的“大厝”,才是這種樣式。
張老太說,人們認為燕子喜歡棲息在人丁興旺的地方,因此喜歡燕子在自家房子里壘窩。這在方言中就是一種借意,古詩“舊時王謝堂前燕”,有“燕子喜歡在貴顯堂屋壘窩”的含義。
“龍虎厝”的建筑風格也是借意的一種表現。“龍虎厝”的民居就是在祖厝前左右兩側,縱向蓋了對稱的兩座房子,稱為“護厝”或“龍虎厝”。這是“左右對稱”的含義轉化為“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含義,再借意轉義為“左右守護”的含義。
記者了解到,莆仙民間建筑的風格、喬遷儀式、門第的朝向(風水)等,都關系著每個家族的興旺、和睦和平安。為此,民間百姓對此甚為慎重,一代代地沿襲,便成了最重要的風俗之一。
方言諧音寄美好寓意
采訪中,張老太還與記者分享了莆田其他民俗中,用“借音轉義”的方式來表達要求的例子。在莆田,喬遷被稱為“過厝”,過厝的時辰選擇在漲潮時刻。在傳統的過厝儀式中,全家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按順序排列,每人都要拿一件物品。其中,挑水桶的桶內裝水,水的諧音為“聚”,裝上水的容器寓意“聚寶盆”。水桶底放了幾枚銀元代表金銀珠寶,稱為“水元寶”,有“招財進新厝”的含義。
同時,喬遷宴請客時,酒桌上是不能擺“醋”的。在莆仙方言中,“醋”和“厝”的發音是一樣的,如果“吃醋”,有“厝(房屋)”被吃掉的含義,這很不吉利。
“‘石獅’的莆仙話諧音是‘消災’,所以在民俗活動中,獅子就被當作辟邪靈獸。”張老太說,在古代,人們認為石獅子可以驅魔避邪,所以最早用來鎮守陵墓。現如今,石獅除了辟邪外,鄉間路口設立的石獅子與“石敢當”有同樣的消災保平安功能,因為“石敢當”莆仙話諧音為“實敢擋”,這些都是通過方言諧音來表達人們祈求福氣、平安的愿望。
互動
讀者提問:莆仙民間除夕圍爐時,鯽魚、蝦、甜丸子是必不可少的三道菜,是否有特殊的寓意?
學者答疑:這三道菜都有吉利的寓意。鯽魚俗名鯽母,莆仙方言諧音為“積寶”。蝦的莆仙方言諧音為“和”,寓意一家和和氣氣,和氣生財。甜丸子莆仙方言稱軟粿,寓意日子過得甜甜美美的。有些講究古例的人家,還把木炭燒紅放進烘爐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親熱團圓、興旺發達。
征集令
如果您發現有趣的莆仙方言文字、句式或者諺語,并知曉其背后的意義,或者想要了解與之相關的特色習俗,請與本報新聞熱線95060聯系,我們將邀請相關人士,為您答疑解惑,與您共同挖掘莆仙方言的魅力。(海都記者 陳小芳 李偉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