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猴面鷹
草鸮屬有14種,面呈心臟形,又稱猴面鷹。廣布全球,我國有2種:倉鸮Tyto alba以喜棲息于農家谷倉中而得名,分布很廣,幾遍全球,共分化為35個亞種,但在我國極為罕見,僅2亞種,即云南亞種和印度亞種,見于云南;叫聲難聽,似人在受酷刑時發出的慘叫;飛行快速而有力,毫無聲響;主要以鼠類和野兔為食,每天大約捕捉3只老鼠,一年消滅鼠類1000只以上,偶捕捕獵中小型鳥類、青蛙、魚和較大的昆蟲等;捕獵時采取突然襲擊的方式,同時發出尖勵叫聲,使獵物陷于極度恐怖之中,束手就擒。草鸮Tyto longimembris分布于亞洲南部和大洋洲,在我國罕見于西南和東南省份及臺灣。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草鸮以鼠類、蛙、蛇、鳥卵等為食。叫聲響亮刺耳。白天,躲在樹林里養精蓄銳,夜間卻非常活躍。草鸮的身體結構和功能都適應于黑夜捕捉老鼠。草鸮性格兇猛、殘暴,抓到老鼠后,個小的整頭吞食,對個大的老鼠則先啄食其頭部,然后撕其身體,即使吃得飽飽的,見到老鼠也仍不會放過。猴面鷹只在夜晚活動,白天則處在睡眠狀態,眼睛也幾乎看不見東西,善飛翔,雛鳥晚成性。營巢于樹洞或巖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