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與都昌縣候鳥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鄱陽湖都昌縣“泗山”水域內,首次發現并清晰拍攝到5只中華秋沙鴨種群。
江西鄱陽湖都昌縣“泗山”水域內首次發現并清晰拍攝到5只中華秋沙鴨種群。
中新網記者29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得證實,保護區日前在鄱陽湖都昌縣“泗山”水域內,首次發現并清晰拍攝到5只中華秋沙鴨種群。
中華秋沙鴨又名鱗脅秋沙鴨,嘴形側扁,前端尖出,嘴和腿腳紅色。雄鴨頭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鏡;頭頂的長羽后伸成雙冠狀,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
據介紹,中華秋沙鴨一般喜歡在清澈的激流中棲息,生性十分機警,人員難以靠近,成對或以家庭為群。
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文思標稱,雖然以前也聽說有人在鄱陽湖發現中華秋沙鴨,但一直沒有影像確認,“這是首次在鄱陽湖拍攝到它們的身影,十分難得,資料非常珍貴。”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1000多萬年,堪稱鳥類活化石,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它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和列入《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育類。
目前,中華秋沙鴨全球數量不足1000只,數量極其稀少,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