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泄露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頻繁的推銷電話與垃圾郵件讓大多數人見怪不怪。不過,買賣孩子信息的行為你們見過嗎?只需花32000元,就能買到濟南市20多萬條1-5歲的嬰幼兒信息,顧客還可以選擇買哪個區的。更可怕的是,除了孩子姓名、家長電話,這些關于孩子的信息甚至還能夠精確到每個家庭的門牌號!
報價:80000條信息,最低價21000元
“請問您是胡靜瑤的家長嗎?”5日上午,市民劉女士再次接到了這種電話,半年多來,她已經記不清接到過多少次電話,問她是否是胡靜瑤家長。“每次都是不同的培訓機構或者什么單位打來的。”
讓劉女士感到納悶的是,她雖然有孩子,但并不叫胡靜瑤。后來接到電話的這幾次,劉女士都問他們是從哪里得到的聯系方式,得到的答案一般是各個培訓機構之間有合作,互相交流信息。“我認為這些培訓機構應該都是從一些途徑買的信息,只不過登記在我電話號碼下的信息是錯誤的而已。”
除此之外,劉女士還接到過一些短信,能夠準確說出她和孩子的姓名。“有一段時間比較密集,幾乎每天都有人給我發短信,說是孩子的提分班、什么名師講課什么的。”
那么,拋開劉女士并非“胡靜瑤”家長一事不談,“胡靜瑤”的信息是不是被買賣了?
5日,記者在網上檢索發現,竟真有人在網上公開表示自己手頭有省城嬰幼兒的信息,還在網上留了自己的QQ號。
記者便以要開游泳館想要購買嬰幼兒信息為由,加了賣家的QQ。
當記者表示想要購買濟南市槐蔭區和市中區1-5歲的嬰幼兒信息時,對方表示濟南市全市的1-5歲的嬰幼兒信息手頭上有20多萬條,打包價32000元。如果只要這兩個區的,總數大約有80000條,最低價21000元。
賣家:信息來自“疫苗方面”
那么,這名“信息販子”掌握的信息是不是真的?
“電話號碼都是哪里來的?準嗎?”當記者這樣問時,對方答道:“疫苗方面了,不能給你說具體,你知道這個違發(法)。”
在付款方式上,對方拒絕支付寶交易,只接受打款。面對記者要求見面交易,對方表示:“違發(法)的,不見面不電話。我是公務員,不會為了這點錢冒險,進去了我的人生就毀了。”并且問記者什么時候可以打款:“晚了我辦公室人多。”
在記者表示價格能夠接受,下午就可打款之后,對方發給記者一個表格截圖,里面有七條信息,供記者測試其準確性。這些信息都來自槐蔭區,里面有孩子的姓名、年齡、性別、父親姓名以及父母聯系電話。最可怕的是,這些孩子的家庭住址全部精確到戶。
隨后記者撥打了信息中孩子家長的聯系方式,有兩條是準確的。隨后,記者對賣家表示信息不夠準確。為了證明自己信息的準確性,對方又發給記者兩組市中區和一組槐蔭區孩子的信息,加上第一次發給記者的,總共有29條。
“都是各個辦事處報上來的,各個辦事處認真程度不一樣。”對方表示。
記者按照29條孩子的信息一一給家長打電話,經核實,18條是準確的,還有一個孩子只是家庭住址信息有出入,準確率達到了60%以上。
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這位出售兒童信息的賣家不僅出售濟南的信息。在網上有人發帖想購買南昌、長沙、揚州等地嬰幼兒名單的時候,他均表示手頭有信息。而且,他從2012年便開始回復這一類信息。
家長:三撥人打電話讓領“疫苗補貼”
在記者撥打家長電話確認過程中,一名女童的家長崔先生仔細回憶了在哪里填寫過孩子的準確信息。崔先生最終給了記者一個肯定的答案:“打疫苗的時候,肯定是那時填寫的信息被泄露了。”
崔先生表示,記者拿到的名單中所登記的女兒的名字只用過幾個月,“打疫苗時因為急著寫名字,就臨時寫了那個名字,后來馬上就改了,也沒在別的地方登記過孩子的信息,所以只有打疫苗時用過這個名字。”
還有多位家長表示,曾接到過與打疫苗相關的詐騙電話。“一共有三撥人打過電話想要騙我,都說是打完疫苗之后讓我去領取補貼。”一名信息被泄露的孩子家長尤先生說,一次是安徽的,一次是廣東的,還有一次是濟南的。
其他接到電話的家長也表示,只有在填寫出生信息、打疫苗時填寫過這么精確的信息。但經進一步了解,這些孩子的出生醫院并不在一處,唯一有交集的地方,就是注射疫苗時登記過信息。
對此,張女士表示,關于自己的事情還比較了解,如果是關于孩子的詐騙,可能會讓她的甄別能力降低。“一說孩子的事情,家長肯定都著急,如果孩子的這些信息被別有用心的人買去,說孩子出了什么危險,我肯定一下子就蒙了。”
此外,被出售信息當中列有詳細的家庭住址,這也讓張女士很擔心:“如果能說出孩子的準確姓名,很容易讓家長為其打開自己家的大門。”
“現在大人的個人信息被到處販賣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沒想到孩子的信息也絲毫沒有安全可言。”尤先生表示,“對于這些官方機構,我們老百姓都是很信任的,可孩子的信息這樣被出售,說明這個系統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