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500字表白信,用微博向老師交作業;目的是讓95后大學生學會面對自己、認識愛情,剖析自己的優缺點,反思自己為啥沒對象,寫一封表白信給未來的Ta……這不是段子,而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暑假作業。湖北工業大學輔導員岳馨鈺,日前給她的300多名學生布置該作業。寫一個300字以內的自我剖析,再寫一封500字以內的告白信,上交的方式也別致——在微博上寫,然后@老師。
作業題目公布后,學生們調侃“這是一道 送命題 ”,“老師一言不合就虐狗 ”。也有人認為,這樣的一份作業形式大于內容,有些嘩眾取寵的意味。
昨天,岳馨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布置這樣一份暑假作業的真正意義,是希望同學們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更充分地面對自己、認識愛情。
岳馨鈺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布置暑假作業。微博截圖
對話
岳馨鈺:“找對象”是為讓學生發現自身問題
岳馨鈺32歲,在湖北工業大學擔任了6年的輔導員,目前帶的是經管學院2015級的300多名大一新生,清一色的95后。
“這個作業適用于每個人,不只是單身。”岳馨鈺解釋,有對象的同學也可以做作業,“他們同樣需要自我分析,比如怎么找到對象的,在相處過程中自己有哪些做得好與不好等。”
95后對愛情直接,但欠缺換位思考
記者:開會公布題目的時候,同學們什么反應?
岳馨鈺:現場當時炸開鍋了,評論四起,這是我沒想到的。當晚,我的朋友圈、QQ空間里,各種留言也涌上來了,有的學生說,單身汪受到了1萬點傷害,還有學生評論說,作業里滿滿的都是被虐即視感,讓我求一下他的心理陰影面積。
記者:初衷是什么?
岳馨鈺:一位出租車司機曾向我吐槽,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喜歡把錯誤推給別人,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種感受,我也切身體會。所以我就想留一份這樣的作業,以“找對象”和“表白”為切入點,讓他們發現自身的問題,學著換位思考。
記者:作為80后,和95后的學生探討愛情的話題,有沒有比較強的差異感?
岳馨鈺:95后的愛情觀的確和我們這代人有很多差別。他們表達愛情的方式很直接。女生對一個男生一見鐘情,會到處向人打聽他的微信;男生追女生,會在寢室樓下拉橫幅表白、喊樓、擺蠟燭。這樣的情況,近幾年在大學校園里越來越普遍。他們勇敢、不拘一格,但另一面也反映出,他們在張揚自己的個性和體會時,不太會為對方考慮。
回應“嘩眾取寵”:不強迫必須交
記者:有網友質疑,大學沒必要留暑假作業,而且這次的作業形式有些嘩眾取寵。
岳馨鈺:原本我給他們留的是社會實踐作業,去參與社會活動,寫一份實踐報告,根據完成質量計算學分。但后來發現,有些學生為了省事,造假,擺拍、編寫實踐評價等。于是我就想,只有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和話題,才能產生他們的共鳴。而且這次的作業,我沒有強制大家每個人都必須交,真正的目標不是完成任務,而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改變。
記者:為什么要用微博交作業呢?
岳馨鈺:雖然是作業,但畢竟涉及情感,不方便實名公開,另外如果白紙黑字地交上來太嚴肅,會限制真情實感的流露,微博上,畢竟大家用的都是昵稱,而且對于95后孩子來說,這樣的方式更便于抒發自己。
已有學生提前交作業
目前看來,同學們對這份另類的作業很積極,已上交作業的學生張靜茹說,“這份作業給了我一個理由,說服我勇敢一點。我也認識到,接下來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跟上男神的腳步。”
男生夏冰反思自己說:“以前我總是很傲嬌地認為,如果我是妹子我就嫁給自己……這次好好反思了一下,這不就是我單身的原因嗎?”
大眾輿論未必理性。比如,它們可能批判因循和保守,也可能轉而批判創新和嘗試。作為“個人”,應該對此保持警惕,注意不被裹挾和左右。在當下的語境里,信任其實比懷疑更需要勇氣,積極探索比消極解構更有意義。從這個意義上,我支持這位“80后”的輔導員,只要態度是誠懇的,無論效果怎樣,我都要為她叫一聲好。(劉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