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得最新消息,宮頸癌疫苗有望于明年在上海上市。
當日,葛蘭素史克公司(GSK)宣布其研發的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希瑞適(Cervarix)正式通過了中國內地臨床實驗,獲得國家食藥監局的上市許可。這意味著希瑞適成內地首個正式上市的宮頸癌HPV疫苗。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隋龍指出,當前全球HPV疫苗并非百分百可以預防宮頸癌發生。“
如今全球共有3款相關疫苗,都是預防性HPV疫苗,只能預防特定亞型HPV感染,而不能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的治療性疫苗尚處于實驗研究階段。”
他強調,疫苗注射對于年齡也有相應的規定,建議選擇注射者慎重,切勿盲目。
雖然大部分人出現副反應的癥狀較輕微,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紅疹、腫脹、疼痛、淋巴結腫大或發生過敏反應等,但已有接種HPV疫苗后導致孩子死亡、癱瘓等報道。
宮頸癌發病有上升和年輕化趨勢
宮頸癌是全球最致命也最容易預防的女性癌癥類型。
2015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世界癌癥領袖峰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子宮頸癌綜合防治基本實踐指南(第二版)》。該指南稱,在全球范圍內,每年有超過27萬人死于宮頸癌,其中高達85%的死亡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即每兩分鐘就有一位女性死于這種疾病。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35%的女性患有宮頸疾病,每年新增惡性宮頸病變人數高達13.15萬,約占世界宮頸癌患者總數的28.8%。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女性終身患宮頸癌的風險大約為0.9%,分布不均衡,有上升和年輕化的趨勢。
在上海各大婦產科醫院內,宮頸癌患者有兩個年齡段處于高位態勢,一個是25歲至45歲,另一個是55歲至65歲。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隋龍表示,中國是世界上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宮頸癌又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的惡性腫瘤,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去年上海宮頸癌新發病例為562例,其中30歲以下僅為一例。”
隋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HPV有一百多種亞型,其中三十多種可以致病。HPV可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目前已知至少14種高危亞型HPV,其中16、18亞型最為高危,“在上海發現的宮頸癌患者中16、18這兩種亞型占70%。”隋龍進一步指出,高危型HPV感染持續1年以上,稱為持續性感染,引起女性下生殖道癌的風險明顯增加,但最終發生宮頸癌的風險卻不足1%。“大多數婦女在感染HPV后的6-18個月內,可由自身免疫系統清除HPV。”
獲準在內地上市的是二價三劑疫苗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目前全球共有三種用于預防宮頸癌的HVP疫苗,作為全球第一個對抗癌癥的疫苗,默沙東公司的HPV疫苗四價Gardasil于2006 年6 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上市,該疫苗針對HPV16、18、6、11四種亞型,其中16、18為最常見高危型,6、11為常見低危型;2007年,歐盟委員會批準葛蘭素史克公司的HPV16、18 型二價疫苗Cervarix上市;2014年,默沙東公司的HPV疫苗九價Gardasil在原先4種亞型上又增加了31、33、45、52和58五種HPV病毒亞型。
而此次中國上市的疫苗即為葛蘭素史克公司的HPV16、18 型二價疫苗Cervarix,在中國注冊用于9到25歲女性的接種,采用3劑免疫接種程序。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推薦的接種人群為9歲-26歲女性。超過26歲也可使用,但效果不佳。然而,在HPV疫苗已上市的100多個國家,多數在執行HPV疫苗免疫計劃上有著相似的建議:主要針對9至14歲的女童。這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第一,HPV感染以性傳播為主,從疫苗預防效果及衛生經濟學角度講,最佳接種人群為尚未發生性行為的年輕女孩。第二,接種HPV疫苗后,14歲以下的女孩產生的保護性抗體的效能,較14歲以上的女孩高一倍。
等到疫苗明年上市后,對于不少已婚、已有性體驗,或超過25歲的內地女性,是否還有接種疫苗的必要呢?該問題仍然充滿爭議。
HPV疫苗的免疫效力在青春期后隨著年齡增加而顯著減弱,這是無疑的。相當大一部分的醫學人員認為,即使已有性行為,接種HPV疫苗依然有價值,區別在于價值大小。
另外,專家昨日指出,男士也能接種HPV疫苗,比如預防尖銳濕疣等疾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