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多個社交網絡平臺發帖稱“師宗縣竹基鎮找網絡水軍刷票,事后賴賬”。
發帖人自稱是充當水軍的學生,刷了16天票,想通過發帖拿到100多塊的工錢。對此,記者從竹基鎮鎮長王福建處核實到,縣紀委已經介入調查,涉事的副鎮長徐某某被約談。
據悉,與網絡公司談水軍刷票一事,屬于徐某某的個人行為,沒有得到鎮上領導的授權。他表示,竹基鎮與網絡公司沒有任何協議,此事是違規操作,不能為違規行為埋單。
大學生:當水軍拿不到工錢
8月1日,記者電話聯系了爆料網友小陳,她自稱是在長沙讀書的大學生,平時從網站找刷票的兼職做,幫師宗縣竹基鎮刷投票是她7月16日接到的任務——珠江網上一個名為“首屆宜居曲靖·美麗鄉村”的評選活動,通過網絡投票保證竹基鎮參選的淑基村進入網絡前3名。活動結束前,小陳每天都通過幾部手機、電腦,或是到網吧,給淑基村刷票,“因為投票每個號每天只能投一次,所以要換著刷。”
“刷了16天票,本來我應該有100多塊的工錢。”小陳說,她還有幾名同學也參加了這個任務,都沒有領到工錢。“網絡投票公司有了活會放到QQ群里,我們平時就從群里接任務,一般投票是兩三天為一個結算周期,這次公司說要等任務做完才能結算工錢。”結果小陳和她的同學等到投票活動結束后還是沒拿到工錢。于是他們找到網絡投票公司,公司人員回復他們,是竹基鎮沒有給錢。
網絡公司:向紀委和主辦方舉報
該網絡投票公司一位自稱姓李的工作人員在電話里給本報記者介紹說,最初他們是在網上注意到這則曲靖的網絡評選活動,7月14日,他們主動聯系了師宗縣竹基鎮一位徐副鎮長,稱他們可以幫助當地投票進前3,并報了價格。“當天晚上他給了我回復,第二天我們就通過短信、口頭達成了合作協議,(事成之后)支付9000元的費用給我們。”小李說,于是他們15日下午就開始安排人員刷票。但到了18日,這位副鎮長在微信中向他們表達過不滿意,“因為投票有3個網絡平臺,說讓我們那兩個也要投。”小李說,公司表示9000元只負責一個投票平臺。
投票仍在繼續。距離結束還有近10天時,雙方談崩了,副鎮長以“不符合要求”拒絕付款。小李認為:“我們有口頭上的確認,還有微信上的聊天記錄,當初達成的合作協議是有法律效力的。”此后,由于聯系不上這位副鎮長,這家網絡公司將這些情況分別反映給了師宗縣紀委和評選活動主辦方。
水軍爆料商談過程
涉事村:目前網絡評選排第二
按照小陳所說,記者在珠江網上確實看到了“首屆宜居曲靖·美麗鄉村”評選活動,由曲靖市委宣傳部、曲靖市委農辦、曲靖市文產辦、曲靖日報社、曲靖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曲靖市旅游發展委員會、曲靖市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主辦。活動自2016年6月10日正式啟動,曲靖全市共有135個村(社區)參與評選,經過各縣(市、區)委宣傳部、農辦、旅游局及專家的初選,有30個村(社區)入圍第一輪。組委會通過珠江網、曲靖日報、曲靖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開通網絡、微信投票平臺,通過投票選出人們心目中的“美麗鄉村”。從評選活動網頁上看到,目前活動第一輪投票結束,師宗竹基鎮淑基村以11034票處于第二位,進入下一輪評選。
鎮長:副鎮長個人行為將被處罰
針對網曝師宗竹基涉嫌委托網絡投票公司投票行為,記者試圖聯系爆料中所涉及的竹基鎮副鎮長徐某某,但其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此后,記者聯系到了竹基鎮長王福建,他在電話中說,師宗縣紀委有關人員約談徐某某時,他才知曉此事。他介紹,副鎮長徐某某主要分管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其與網絡公司洽談投票一事,屬個人行為,沒有鎮上領導授權。“上周師宗縣紀委已經介入調查,對副鎮長徐某某要進行處分,估計還不輕!”王福建說,網絡投票公司也致電他“討債”,他的回復是竹基鎮與公司沒有任何協議約定,所謂的投票款項鎮上不可能支付,這件事就是違規操作,不能為違規行為“埋單”,若付款就是二次違規。
“首屆宜居曲靖·美麗鄉村”評選活動主辦方、曲靖市委宣傳部門有關負責人稱,針對網曝的有關情況,活動組也將認真對待,接受群眾監督。該負責人表示,每個地方都有評選上“最美鄉村”的心愿,但不能因此采取不正當的方法和手段,網絡投票也僅僅是評選活動中的一小部分,最終的評選結果還將綜合專家評審、記者實地尋訪等因素,以此綜合評估村寨的實際情況,選出符合標準的鄉村,也不會因為此事就剝奪有關村寨的參評資格。
律師說法
這份“合作協議”不具法律效力
網絡投票公司稱與副鎮長的合作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他們的訴求會得到法律的支持嗎?云南天外天律師事務所師偉律師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首先,民事訴訟法中已經明確,短信、微信中的記錄必須通過第三方公證,法律是認可的。
其次,就本案來說,其協議本身已經違反了這個網絡投票評選活動的規定:評選活動的公告中已經明確——堅持群眾自愿投票原則,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包辦投票、指定投給特定候選人等弄虛作假行為。因此,這個合作協議本身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該網絡公司的訴求也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