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債務糾紛,兩輛車在鬧市飛車追逐時撞向行人,導致一人死亡,五人受傷,而肇事車輛居然徑直離去。昨天,江岸區交通大隊通報,經過5天5夜的連續偵查,兩名犯罪嫌疑人張某和陳某均已被抓獲歸案。
電動車被碾壓的瞬間
兩車鬧市追逐碾壓女子
8月6日晚10點左右,在京漢街長江隧道出口處,突然沖出兩輛逆行的車輛,前方是一輛白色的三菱越野車,后方是一輛灰色的大捷龍商務車。兩車車速很快,且后車對前車逼得很緊,幾乎要貼在一起。此時,一男子騎電動車帶了一名女子正在前方行駛,飛馳的三菱將電動車的遮陽蓬掛了一下,電動車隨即倒地,后方的大捷龍緊接著軋了過去,電動車上的女乘客直接被碾壓!
大捷龍停頓了一下,但立刻又緊跟著三菱車加大油門駛離。隨后,三菱車又撞上路邊停靠的一輛紅色小轎車,直接將車頭撞得調轉方向,也使旁邊站著的5名路人不同程度受傷。之后,兩輛車右轉上解放大道后逃之夭夭。
接到群眾報警后,江岸交警事故隊民警火速趕往現場。由于案件性質惡劣,江岸區公安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接報后迅速上報分局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并成立由指揮中心、刑偵大隊、交通大隊組成的專班對該案進行偵破。然而,民警走訪時卻發現了難題,雖然案發時位于鬧市,附近就有一個較大的消夜門店,但因為兩輛車車速較快,現場的目擊人員無一人記得肇事車的車牌號。民警從被撞擊的紅色小轎車的行車記錄儀上調取出案發時的視頻,因為夜晚燈光原因也看不清車牌,只初步確定了車輛型號和顏色。
追緝肇事車輛一波三折
第二天下午,專注于視頻破案的“許奎工作室”介入此案,在解放大道卡口上排查2000余輛車,終于確定大捷龍商務車的車牌號為“鄂A 064XX”。通過查詢軌跡,民警發現這輛車最后在澳門路光華路口出現過,專班民警隨后排查了湖邊坊附近10余小區,都沒有發現這輛車的蹤影。民警隨后通過市交管局涉牌涉證辦案中心在全市協查嫌疑車輛。
當晚10時,“許奎工作室”通過監控發現一輛引擎蓋被撞翹起的三菱越野車出現在花橋聚才社區附近,有很大嫌疑,隨后確定這輛車使用了魔術貼將車牌上的“6”變為“2”,確定了三菱的車牌號。
8月8日,民警通過登記信息聯系上大捷龍車的車主孔某,但孔某拒絕配合警方,不愿前來大隊進行調查。晚上,民警通過大數據比對確定了孔某租住在后湖大道附近一小區內,便連夜前往。第二天凌晨2時,民警將睡夢中的孔某叫起,孔某稱大捷龍的實際使用者為石某,民警又在深夜趕往石某在惠濟二路附近的家中,但連續多次敲門無人開門,民警只得作罷。
車禍中牽出網上逃犯
8月9日,專班民警又聯系上三菱越野車的車主,車主說借給表弟開了;隨后民警聯系上“表弟”,“表弟”又說借給朋友陳某開了,發生了車禍,要緩幾天才能歸還,車子目前停在百步亭一小區。在對“表弟”調查時,民警又意外發現此人竟是個網上逃犯,此前曾在河南持刀將人砍傷。民警隨后將此人移交給轄區派出所。
緊接著,民警在百步亭一小區將被車衣包裹的三菱車找到,通過痕跡比對,確定是當晚撞擊車輛。隨后,三菱車的駕駛員陳某到案。
大捷龍的實際使用人石某一直未露面。民警查詢石某信息發現,其因為涉毒已經受到刑事處罰,目前正處于保外就醫期間,每周四要到轄區司法所報到。隨后,在區司法局監管民警的協助下,辦案民警在醫院找到石某,他告訴民警,案發當晚車輛是司機張某在開。然而,民警跟張某聯系后,張某拒絕配合調查,在民警反復做其工作,耐心勸導下,張某最終于11日到案。后張某交代,兩人當時飛車追逐是因為債務糾紛。目前此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