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布圖片稱,北京大學食堂存在就餐擁擠、學生站著吃飯等現象。記者隨后實地探訪發現,在北大燕南食堂就餐高峰期間,確實存在此現象。對此,北京大學餐飲中心回復稱,正計劃修建近4萬平方米的大食堂,改善學生就餐環境。
北大食堂擁擠不堪
北大食堂擁擠不堪
根據網友發布信息顯示,北大食堂用餐時間十分擁擠,很多同學經常站著吃飯。根據圖片顯示,食堂里幾乎座無虛席,走廊、樓梯和大廳中站滿了端著飯菜的人,有的正在尋找座位,有的則三五成群站著就餐。
10月26日中午,記者在北大燕南食堂內看到,二樓幾乎沒有空出來的餐桌,不少學生端著餐盤在一樓站著用餐。食堂外的馬路邊,幾名外國學生正端著盤子坐在地上。在食堂附近一處長廊里,學生們端著盤子,各自圍在一起。
一名學生表示,之所以選擇站著吃飯,是因為找不到餐桌,又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等位上。另一名學生表示,站著吃飯只在燕南食堂比較普遍,因為附近是教學樓和圖書館,一到下課就擠,“那個食堂比較好吃,所以我平時會避開高峰期。”該學生稱,北大只有兩個食堂對外開放,分別是農園食堂和藝園食堂,所以這里也不存在校外人員用餐的情況。
記者發現,中午用餐時間食堂的人流量會有明顯上漲,座位爆滿。
針對學生用餐擁擠問題,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蔣朗朗告訴記者,學校已經在北京大學未名論壇對此問題進行了回復。在北大未名論壇燕園食宿版,署名為“北京大學餐飲中心”發文表示,擁擠情況主要出現于“燕南美食等位于教學區中心的食堂,在下課高峰期間確實存在一段時間的集中擁擠”。為了解決改善這一情況,“學校計劃修建近四萬平方米的大食堂,目前拆遷已經完成,將于年底動工。”
北大學生無疑都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是萬里挑一的“狀元郎”,經過北大底蘊深厚的培育和熏陶,想必將來走上社會無疑應該挑起國家進步、民族富強的大梁,公眾投以熱切的關心、關注實屬正常。但將因食堂座位不夠,學生站著吃飯搬上版面的頭條,予以大炒特炒,恐怕是不合時宜,再說,北大燕南食堂的擁堵和座位不夠是有客觀因素的,一方面出于燕南食堂位于教學樓的中心區域,一到就餐時間學子們就會集中涌入,產生座位不夠不是很正常嘛?這與國慶黃金周期間高速、景點擁堵不堪的根源是如出一轍的;另外一方面,北大總共有10左右的食堂,食堂總容量和座位是完全能滿足學生的就餐需求的,況且尚有農園和尚園兩個食堂對社會開放的余力,那何以唯獨燕南食堂一座難求,根源就在于飯菜可口,是學生們用腳投票的結果,這與北大的基建管理水準恐怕是沒多大干系的。
與北大學生站著吃飯的新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披露:“目前,我國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就餐存在四大現狀:首先是“三餐達不到”,這部分學生約占1/10,他們每天僅吃1-2餐;其次是“主食填飽肚”,主要以米飯、饅頭和咸菜為主;再次是“蔬菜吃不到”,他們約占1/10,每天很少吃新鮮蔬菜;最后是“肉蛋成奢望”,超過1/3學生在校每周吃不到1次肉或雞蛋。”作為未來國之棟梁、民族脊梁的北大學子,是該養尊處優,首先解決自個的食堂餐位呢?還是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同時也考驗著教育管理方的社會責任感、道義感和教育理念!
對于北大燕園餐廳的就餐擁堵問題,北京大學不妨聽之任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