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在采訪中得知,目前在大學生中最受歡迎的信貸服務主要是阿里推出的淘寶花唄和京東的白條購物。但是一方面,這些服務針對大學生的額度較小,一般是1萬元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這些信貸服務和個人征信掛鉤,部分大學生會采取網貸平臺來作為平時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
北京部分高校的學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平時在校園內、微信朋友圈、QQ群里經常可以見到類似“無擔保、無抵押,當日放款”的貸款廣告。借貸公司聲稱手續簡單,無需任何抵押就能放款,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記者通過學生提供的廣告聯系到一位張姓經理,詢問如何貸款,對方告知只需提供身份證、學生證和一張銀行卡,再留下老師、家長和同學的電話即可。
比起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不論是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還是“無擔保、無抵押,當日放款”貸款平臺,這些貸款渠道雖然看起來簡單快捷,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其中一點就是高利率。